李顯龍新春二願:如鼠般機靈應變抗炎,拜託多生幾個孩子

2020年01月25日   •   5472次閱讀

李顯龍總理(右一)上周末走訪德義區新春年貨市場派發紅包封套時,與居民交談。(李顯龍面簿)

作者 紅螞蟻團隊

顯龍總理今年新春獻詞的一大特色是,他用了長長一串親屬稱呼用詞,來說明家庭的溫暖。他說:

「即便不住在同個屋檐下,我們多數也會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姑姑阿姨、堂表兄弟姐妹、侄兒女、外甥男女、兒孫等相聚,保持緊密聯繫。」 這是許多新加坡人生疏了的稱呼用詞,總理先生「婆婆媽媽」的,顯然是要讓大家溫習一下,帶點勿忘文化之本的意味。

李顯龍每次與區內的Kam Toh奶奶見面時,她總會獻上一個吻。「我很高興見到她,今年她沒有『給我一個吻』迎接我,卻嘗試讓我陪她一起跳舞!」(李顯龍面簿)

不過,人們最關注的,應該是他對肺炎來襲的看法。他說,小心防範,但不必驚慌。換句話說, 安啦!放心過年吧!

總理新春獻辭全文如下: 農曆新年將至,本地華族家庭喜迎鼠年。但放眼全球,世界局勢卻令不少人感到不安。 雅加達豪雨成災、泰國乾旱情況嚴重、澳大利亞林火延燒、中東地區波瀾再起、香港和法國示威不斷,中國則出現引發新冠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 這些國家和地區正面對嚴峻挑戰,讓我們祝願他們,早日走出困境,渡過難關。同時,這些新聞頭條也提醒我們,每逢農曆新年和家人及親友團聚時,要格外珍惜眼前的和平與穩定。 的確,在這個紛紛擾擾的世界裡,家人是我們生活的重心也是最堅強的後盾。當喜事降臨時,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和他們分享喜悅。在遇到挫折時,我們更需要父母、伴侶、兄弟姐妹和子女的鼓勵和安慰。 即便不住在同個屋檐下,我們多數也會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叔叔舅舅、姑姑阿姨、堂表兄弟姐妹、侄兒女、外甥男女、兒孫等相聚,保持緊密聯繫。 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國家重要的基石。因此,我們致力讓新加坡成為親家庭的社會,竭盡所能幫助年輕一代成家,養兒育女。

(李顯龍面簿)

政府近期推出的許多措施都朝這個目標前進,包括增加學前教育津貼,減輕養育孩子的經濟負擔,同時也鼓勵僱主推行靈活工作制,為需要照顧兒女或父母的員工提供更多支持。我們也在中學試行科目編班制,以減少學生和家長所面對的壓力。因此在新加坡,只要你勤奮工作,就能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

我希望這些舉措能鼓勵更多年輕男女組織家庭,多生孩子。當然,選擇和誰共度一生,以及婚後要不要生育,始終都是個人的選擇。但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在農曆新年這樣的佳節時刻,能夠和全家大小團聚共享天倫,是最幸福美滿的事了。

不巧的是,這個除夕夜,我還在從達沃斯回國的途中,趕不及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所幸的是,我此行到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峰會的其中一個亮點,就是有機會和旅居蘇黎世的國人提前慶祝農曆新年。

李顯龍總理在瑞士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峰會。(李顯龍面簿視頻截圖)

每次出遠門,我總是期待能在異鄉看見熟悉的面孔,聽到熟悉的口音。無論大家是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總會有一種特殊而溫暖的力量將新加坡人凝聚在一起,讓我們心繫家園。

我在國外期間,一直密切留意本地預防新冠病毒的準備工作。我國剛出現首起確診病例。我們有大量國際訪客,這是意料之中的。不過我們已做好應對措施,因為在2003年抗衡沙斯疫情後,我們就對類似情況做好準備。衛生部目前已啟動預防新冠病毒擴散的措施。目前為止,這個病毒看來不像沙斯那樣致命。在我們落實各項措施,保護大家安全和健康的當兒,國人應保持冷靜,同時要維持警惕。 希望大家也不要忘了那些在新年期間照常上班的同胞。他們包括執法人員、醫療人員、清潔工人以及維持公共運輸系統、海港和機場運作的工作人員等等。他們犧牲了和親友相聚同歡的時光,以確保我國仍能如常運作。我們身邊也有許多馬來族、印族和歐亞裔同事會在這段時間為華族同事代班。我們要衷心感謝他們的幫忙。

今年是金鼠年,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代表著新的起點。因此,我們要把握機會,讓自己煥然一新,在新的一年裡有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大家也可以像老鼠一樣機靈聰慧、善於應變,無論未來面對什麼難題,我們都能迎刃而解,為自己和下一代建設更美好的新加坡。 最後,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7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14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2025大選的最大贏家不是黃循財也不是行動黨,而是……
2025年05月07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開戶最新攻略
2025年05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9747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9063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5985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新加坡填海造地延長海岸線,但卻縮小領海,轉口貿易也會減少
2025年05月06日   •   4959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