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高考了。
經過了一個特殊的高三下學期,考生們終於要走進考場,用手中的筆為十餘年苦讀,交上一份答卷。有的人信心滿滿,有的人忐忑緊張,但從拿起筆的那一刻起,大家都是一樣的拼搏。
雖然新加坡沒有能和高考完全對等的考試,但新加坡學生們也要面對一場人生中極其重要的考試:'A'Level。
兩者有相似之處,但區別其實也很大。這裡我們也來介紹一下'A'Level,看看新加坡學生要面臨的那場考試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A-Level是什麼?
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英語: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簡稱GCE A-Level或A-Level)是學生完成兩年制大學預科學業後,所取得的普通中等教育文憑。A-Level一般中文譯作「高級程度」。在新加坡,有時候也寫成 'A' Level(中文譯成「'A'水準」)。

A Level 示意圖,來源:網絡
迄今為止,全球已有5000多個教育機構開設了英國高中課程,每年有數百萬學生參加由這些考試局組織的統一考試。由於該課程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新加坡直接將該課程考試作為大學入學的全國統一考試。
新加坡 'A' Level
新加坡A水準是由新加坡教育部聯合英國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針對本地及海外學生升讀大學設立的考試;由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委員會出題,考完之後再送回英國批改成績。

新加坡A Level,來源:網絡
雖然都是A level,新加坡'A' Level課程大綱與劍橋A-level課程大綱不完全相同,而且出題角度也更刁鑽。考過新加坡』A』 Level同學普遍表示至少STEM科目是新加坡的課程比較難。學CIE A-level的同學做新加坡A-level物理、化學、數學真題,會感覺非常有難度,因為課程大綱不太一樣。
'A'Level 學制與課程
A-Level 的學制為兩年。第一年稱為AS水準,學生通常選擇自己最擅長且最有興趣的3-4門課,通過考試後獲得AS證書。第二年稱為A2水準,學生可選擇AS水準中優秀的3門課繼續學習,通過考試後獲得A-Level證書。
A-Level 體系按照難度分成H1、H2和H3三個等級。一般來說,H1相當於AS水平,H2相當於A-level水平;H3是H2的延伸,包含更有深度更高級的學習內容,在某一學科出色的學生可以選擇H3來學習;並且不是所有科目都有這三個難度。

新加坡』A』 Level 課程安排 來源:網絡
A水準科目分成knowledge skills和content-based兩種。Knowledge skills(知識技能) 型科目包括:General Paper、Knowledge and Inquiry、Project Work。Content-based(基於內容)型科目包括:語言類、人文與藝術類、數學與科學類。A水準通常考6門課或5門課
'A'Level 選課與評分
一般來說,新加坡學生選課安排如下:
3科 H2基於內容的科目
1科 H1基於內容的科目
H1的母語
H1綜合英語測試GP(或者KI)
H1專題作業PW

新加坡選課類型,來源:網絡
四門內容基礎的課程中至少一科與其他的是不同領域的。學生也可以用Knowledge and Inquiry代替GP,或者提供MT語言與文學的H2水平。當然,水平高的學生也可以選擇一門額外的H1,H2或最多兩門H3科目。
在評分上,H1 H2和H3有一些差異。H1 H2是按照A, B, C, D, E, S, U來進行評級,而H3 則是分為Distinction Merit Pass Ungraded 來分級。

A-Level 評分制度,來源:網絡
'A' Level 報考與考核
'A' Level 考試每年舉辦一次,若考生的成績不理想,可以第二年再考一次,每名考生最多可以考兩次,取最好的成績組合。
報考通常每年在三月份報名,申請人在報考當年1月1日需年滿17周歲。考試會在每年的6月至12月進行;通常考生的母語會在6月到9月之間考試,其他科目會在10月到12月考試;考試成績會在第二年的3月公布,會考證書則在五月頒發。

2020年A Level 考試時間表,來源:網絡
學生在成績公布後的一周左右的時間通過網絡申請大學的課程,學校會組織老師和學長召開指導大會,指導同學們選擇可行的專業,並提供網絡報名的幫助。
一般要等2-3個月才能得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然後學生根據錄取通知書上的指導到學校報道、申請准證,開始新的留學旅程。
高考與'A' Level
同樣作為亞洲教育優質國家的高等教育入學考試,高考和A Level必然會被經常拿來比較。兩者有許多相似之處,當然也有很大的區別,這裡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對這兩個考試進行比較。
從試卷考題的角度來看,A-level考試的內容跟高考高度契合。經歷過高考的學生,大部分能夠做出A-level的高考科目試題。然而,在考察學生能力的角度方面,A-level和國內高考有所不同。
A-level更重視原理解釋,就要求考生能夠熟練運用概念,而國內高考側重於公式或原理的靈活運用。

新加坡A Level里的原理解釋型題目,來源:網絡
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兩者是從兩個方向對知識運用進行拓展。高考在於讓你把一道複雜的題目化簡成一個個能簡單處理的基本模型,而A Level在於讓你用簡單的公式和理論去解釋更加複雜、具體的現象和模型。
從考試科目的角度,高考的備考難度顯然更大。在A-level體系,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科目。相比之下,中國今年的全國卷仍硬性規定語文、外語為必考科目,文科考試包括文數、歷史、政治和地理;理科考試包括理數、物理、化學、和生物;除此之外還有藝術考試和體育考試,相信大家對這些比較熟悉,在此就不細說了。

2020全國卷考試時間表,來源:網絡
規定考六門課就意味著,學生必須兼顧這麼多不同的學科,不管擅不擅長、喜不喜歡都必須投入百分百的努力。被迫學習不合心意的科目,學生學習的「投入-產出比」相對而言,可能較低,而導致高考整體難度上升。
相比之下,自由選課不僅有利於學生集中精力學習自己感興趣並且擅長的科目,提高時間利用效率,還有利於人才分流,完善社會分工,將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
當然,由於中國學生眾多,人均教育資源並不多,在短時間內開展很多門課程顯然不實際。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之後開設更多高考科目或許也將成為可能。
現在,國家教育局也已參考西方國家的教育制度,著手實施教育考試改革的試點工作,幾年後,中國學生也能夠自主靈活地選擇學科。在更遙遠的未來,學生們或許也能在高考中選擇十大科以外的科目,在高中階段接觸更多專業中需要掌握的知識。

部分地區高考選課改革,來源:網絡
作為高等教育的入學資格考試,A-level和中國高考的意義是相同的,兩者都是打開新世界大門的鑰匙又或是進入更高層次的跳板。
我們也祝願所有的高考考生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實力,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去往自己理想的大學,學習自己理想的專業,給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寫一個完美的序章!
認真看圖片有驚喜噢!

高考,加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