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遊戲規則異常清楚的時代,每個人都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前行。選擇了在國內讀公辦學校,那就必須要接受高考的洗禮;選擇了去讀國際學校,那就要努力適應國際課程;讀AP課程,就要緊盯美國的大學動態;要是讀A-Level,多半要為去英國學習做好準備。
新加坡的教育更是如此,從最開始就明明白白把線路圖擺在你面前。
01
小學赴坡
弄清楚遊戲的規則就成功了一半,那另外一半靠什麼呢?「想的明白,方案正確」,這是一位考AEIS一次就順利上岸的國際學生媽媽告訴我她的成功秘訣。保持良好的心態,採用正確且高效的方法,這些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但考三四次甚至五六次AEIS都未通過,心態崩潰的大有人在。

國際學生可以在小學階段2-5年級(7-12周歲)報考AEIS,通過可進入新加坡政府小學。但小六年級即將畢業,所以是不允許參加AEIS入學考試。
AEIS是新加坡教育部統一組織的國際學生入學考試,可以說是每一位想要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教育體系的國際學生入場券。
AEIS考試科目為數學和英語,在雙語教育已經很成熟的新加坡英語尤為重要,對於很多中國留學生來說,由於語言環境較差、起步晚等原因,英語常常是一個障礙。
因此,英文基礎較好的國際學生在考試中會有一定的優勢。而對於程度沒那麼好的學生,其中不乏有一些家庭選擇在新加坡一邊就讀國際或私立學校一邊準備AEIS政府公辦學校入學考試。
與政府公辦學校相比,新加坡私立小學入學較為容易,近年來也成為不少國際學生的選擇。當然,也有部分國際學生會直接選擇就讀國際學校。一是,因為國際學校通常是12年制,與政府公辦學校相比內部升學壓力較小;二是,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像是新加坡美國人學校、UWCSEA、加拿大國際學校等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性價比方面都具有較強競爭力。

圖 | @新加坡美國人學校
02
初中赴坡
在新加坡就讀政府小學,不論是國際學生還是新加坡學生在小六畢業時都要參加PLSE考試,也稱為「小六會考」。小六會考成績的直接決定了你未來要就讀的初中,是快捷班還是普通班,其重要性堪比中國的高考。

也有很多國際學生選擇在初中階段插班就讀新加坡政府學校,新加坡中學學制根據分流、課程進度為4-5年不等。中四和中五階段是不允許國際學生插班,中一到中三的學生想要就讀新加坡政府中學同樣需要通過AEIS考試,通過後可入讀教育部分配的中學。但最終是進入普通班還是快捷班學習,還要根據考試成績來決定。
國際學生也可以憑AEIS考試成績報考像是ACS International School、華中International School 、SJI International School 這類學校,或直接通過這些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進入初中,要注意的是這些學校基本都是6年制的IB國際課程,且在10年級之後不允許轉學。
03
初中之後赴坡
在政府中學就讀的國際學生和新加坡學生一樣需要通過GCE升學考試。快捷班的學生通過GCE O-LEVEL考試後可進入新加坡理工學院或政府初級學院繼續學習,政府初級學院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高中;而普通學術班學生要在中四通過GCE N(A)-LEVEL 以及中五階段通過GCE O-LEVEL 考試後才能進入理工學院或初級學院。

圖 | @去坡縣上學
初中畢業後的國際學生到新加坡留學,可以選擇申請就讀一年GCE O-LEVEL 課程。GCE O-LEVEL考試允許以私人考生名義報名,考試成績可以作為申請進入新加坡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的依據,或者是報考海外大英國協國家的高中、大學預備班等。
GCE O-LEVEL 考試,又稱作新加坡劍橋O水準考試,是新加坡教育部和英國劍橋大學考試局共同主辦的統一考試。
GCE O-LEVEL 考試科目包括:英文、母語、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三選一)、人文學(地理、歷史、文學三選一)等。
也有一些高中年齡段想要進入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國際學生,會選擇直接報考新加坡GCE A-LEVEL,但GCE A-LEVEL課程大概在一年多一點,周期短、課程難度高,再加上考試本身就競爭較大,因此建議最好是在GCE O-LEVEL 的基礎上,對這個體系有了一定了解,再去讀GCE A-LEVEL相對更為容易。
04
高等教育
國際學生在政府初級學院就讀兩年後,可以通過GCE A-LEVEL考試成績或IB成績報考新加坡公立大學或其他國家的大學, 像是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都是頂尖水平的學校,綜合排名在亞洲數一數二。
理工學院的畢業生也可以用就讀期間的GPA申請本地或國外大學。但一般來說理工學院只有成績極其優異的學生才能申請到本地大學,GPA通常要在3.6-3.8之間(GPA滿分為4)。
也有很多人把新加坡作為留學「黃金中轉站」,歐美國家留學的跳板。考生參加GCE A-LEVEL考試所獲得的成績證書以及IB考試成績,被英國政府、大英國協國家、歐美各國廣泛承認。
一位曾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等學校做顧問的招生專家Arun,他通過調查研究以及評估了7500多名高中生的檔案後認為,來自新加坡的美國大學申請者比亞洲其他國家的申請者更具有優勢。
即使同樣來自亞洲國家,他們的文化也大不相同。新加坡每年約有4700名學生選擇出國讀書,其中一半就讀本科,集中在史丹福、哈佛、伯克利等學校。
新加坡的學生更清楚怎樣在美國大學裡與人互動交往;在新加坡的教育體系下成長的學生,他們申請大學之前就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很多機遇,他們對上大學有更廣闊的視野。
另外,新加坡還有一部分大學是與國外名校合作辦學,因此,畢業生不僅有機會拿到這些名校的畢業證書,還可以得到去歐美名校繼續深造的機會。

這是一條沒有回頭的路,一旦選擇踏入這個體系,就意味著你要按照這條既定的路線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向前走。一旦按下遊戲的開始鍵,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遵守既定的遊戲規則。
但好在新加坡國際學生升學之路是一條可以看得到盡頭的路,這場遊戲的規則從一開始也已經寫的清清楚楚。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