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環保程序千萬不要忽視

2019年08月24日   •   2萬次閱讀

《國際商事二十二條軍規》第二季,邀請佛山市貿促會、佛山國際商會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志願團成員,針對2019年對外貿易大環境下可能碰到的相關熱點問題,推出針對性的案例解析。找准國際商事當中的企業痛點,既關注普遍性問題,也提供前瞻性案例解析。

在享有「花園城市」美譽的新加坡,對環保方面的要求非常高,也有著高強度、高懲罰的環保法律政策。因此,中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時,必須精準把握新加坡國內環保程序和要求,以免因環保要素造成投資的虧損。

那麼,中國企業在新加坡投資時,需要留意哪些環保問題呢?

策劃、編輯:蔡佩

製作:曼菲

佛山電台播出時間:FM94.6 周一至五

08:55 14:55 17:55 20:05

//

一.需要依法取得許可

//

新加坡政府對環境問題的立法注重源頭管理,要求所有建設工程、製造業和其他工程的開展需要依法取得許可來確保其符合環境法。其中,新加坡在生物醫藥、高新技術和清潔能源等產業部門重點制定了嚴格的環保標準和法律法規。

依據《公共環境衛生(有毒工業廢物)法令》,所有有毒工業廢物的收集方需要取得許可。運輸超過該法令規定量的有毒工業廢物需要取得運輸許可。另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依據《環境保護和管理》等法令對有害環境的化學品進行管控。

如果違反了《環境保護和管理法》等法規和規定,環保部門有權根據違法的嚴重程度對責任人罰款2萬至10萬新元(大約是人民幣10萬至50萬元),逮捕責任人並處以1年以內監禁,或提起訴訟。

//

二.需要控制排放污染

//

由於新加坡水資源有限,水污染和水質是嚴格監控和規制的。新加坡對工業廢水的排放進行污染控制的方法有兩種:

(1)制定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允許自行處理後達標排放;

(2)監測排水口,防止污染。在生產廢水排放口安裝自動監測裝置,超標排放時,閘門自動關閉,只有新加坡國家環境局人員才能啟動閘門。

同時,在空氣品質方面,新加坡通過立法、實施嚴格的措施和監測,以保障新加坡的空氣品質。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在2010年7月成立的環境空氣品質諮詢委員會,為新加坡公共空氣品質指標提供建議。

//

三.需要進行環保評估

//

根據新加坡政府的要求,企業在新加坡開展投資項目,業主需要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諮詢公司進行污染控制研究分析,相當於國內的環評,發現可能存在的風險,以便採取控制措施。

在開展PCS(污染控制研究分析)前期,業主需要向諮詢公司提供相關資料;諮詢公司完成分析報告後,由業主提交新加坡國家環境局審批,審批周期大約為2-3 個月,審批過程中,NEA(新加坡環境部)可能提出問題要求進行解釋和澄清;評估費用通常為2萬新幣(人民幣大約為10萬元)。

因此,中資企業在新加坡投資前,需詳細了解政府關於環境保護的各項要求,做好充分的預算安排和成本核算,並在日常經營中嚴格按照規定,做好環保工作。儘可能地做到綠色環保,符合政府的要求與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