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河

2021年04月04日   •   6萬次閱讀

大橋從海峽阻擋了魚尾獅雕像的景色。於是給魚尾獅雕像搬家重新安置。

舊址》》》新家

它穿過舊的PSA水上船辦公室(現為浮爾頓水船屋)和魚尾獅公園,將浮爾頓地區與濱海中心相連。

14. 金禧橋(Jubilee Bridge)(2015)

2015年為紀念新加坡的金禧而建(新加坡獨立50周年)。連結濱海藝術中心(榴槤殼)和魚尾獅等地標,成為世界遊客必到之處。

它減輕了毗鄰的濱海橋行人道的負擔,站在橋上可以觀賞到濱海灣的壯麗景色。是欣賞太空船般金沙酒店的最佳位置。

濱海藝術中心(榴槤殼)和魚尾獅隔橋相望。

15. 螺旋橋(Helix Bridge,2010)

這座跨河人行天橋將濱海中心的浮動平台連接到濱海灣公園和金沙酒店。

它的設計受到DNA雙螺旋結構的啟發,並在螺旋結構的部分上豎立了玻璃和鋼網罩,以遮擋陽光。站在螺線橋上回望新加坡河,這裡可是個極佳的拍攝點。

16. 海灣大橋(Bayfront Bridge,2010)

海灣大橋和海灣大道共同構成了通往濱海灣金沙的車輛通道,並與相鄰的班傑明·薛爾思橋融為一體。

17. 班傑明·薛爾思橋(Benjamin Sheares Bridge,1981)

是新加坡最長的橋樑, 這座橋以新加坡第二任總統班傑明·亨利·薛爾思博士的名字命名。

卡文納橋

安德遜橋

Building

新加坡河上地標建築

最後來到位於新加坡河口的浮爾頓酒店。

它最初被稱為浮爾頓大樓,也被稱為郵政總局大樓。它是新加坡第71座國家古蹟,曾經的地標建築,新加坡天際線的一部分。

樓頂曾聳立一座燈塔,指引著所有船隻駛向港口。當年浮爾頓是新加坡的象徵,它不僅擁有宏偉的外觀和優雅的結構,出現在每張明信片中,還承載著數不勝數的有關新加坡發展的寶貴回憶。

博物館歷史照片

這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最早在浮爾頓大樓之前其實是浮爾頓堡(Fort Fullerton),該軍事城堡建於1829年,以第一任總督羅伯特·浮爾頓命名。旨在保護新加坡免受任何海軍襲擊,1843年堡壘擴建期間炸毀了新加坡石。

新加坡石是1819年6月,萊佛士抵達新加坡幾個月後,工人在清理新加坡河口時發現了一塊高約3.0 m,長2.7至3.0 m的砂岩板,據說這塊大板至少可以追溯到13世紀,甚至到10世紀或11世紀,上面刻有一個未破譯的銘文。現在在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展出的這塊石頭的殘塊,被博物館指定國家瑰寶之一。

這座浮爾頓堡的建造飽受爭議,被認為將城市的黃金地段用作軍事用途而不是貿易目的是浪費。甚至如果真的發生戰爭,軍事哨所一定是首先被攻擊的目標,它附近眾多商業機構將全部遭殃。更重要的是,據說該堡壘也無法阻止任何潛在的海上襲擊,功效極低。經過這些批評,這座堡壘於1873年被拆除軍事裝備,1874年把這座堡壘建築讓給了國家郵政總局和交易所。

1920年開始規劃建造一座新的浮爾頓大樓(Fullerton Building),於在1928年6月27日竣工。該建築有五個主要創始承租人:郵政總局,交易所,新加坡俱樂部,海事部和進出口部。

博物館歷史照片

今天看到的浮爾頓酒店是遠東集團在香港的信和地產公司,於1997年從市區重建局(URA)收購了浮爾頓大樓,修復重建工程於2000年12月8日完成, 2001年1月1日由時任總理吳作棟正式揭幕。

2001年7月,該酒店因成功修復了前浮爾頓大廈而獲得了市區重建局的建築遺產獎。而浮爾頓酒店榮獲《康泰納仕旅行家》金獎。

2018年浮爾頓酒店舉辦了90周年紀念活動(1928-2018)

近代的城市發展開拓了濱海灣,守望在河口的魚尾獅像 升級有了更大的職責,與濱海灣為伴。

在酒店附近會發現一塊用四種官方語言(英語,馬來語,普通話和泰米爾語)說明的奠基石,是由新加坡第一屆總統尤索夫總統1970年1月18日放置。1969年新加坡國際校友會發起並捐款,計劃在新加坡河口樹立一塊紀念新加坡早期創始者的紀念碑,結果由於各種原因奠基石放置後,紀念碑卻擱淺。

雖然紀念碑沒有設立,但今天的新加坡人民實現了當年立碑要表達的內容:新加坡人以其勇氣,冒險和進取精神,以及頑強的意志,不僅能生存,而且會做的更好!

新加坡河,一個承載著新加坡歷史的河流將繼續源遠流長。

— 願您和我一起愉快的暢遊了新加坡河 —

上一頁
6/6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