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8 日教育部長陳振聲出席由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主辦的「重新設計教學法」國際會議在研討會。他在會上強調,通過科技和研究,教育可以更好地滿足各年齡層學習者的需求,推動個性化教學。
2024 重新設計教學法國際會議

來源:https://rpic2024.com/
第十屆重新設計教學法國際會議 (RPIC) 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 (NIE NTU, Singapore) 主辦,將於 2024 年 5 月 28 日至 5 月 30 日舉行,教育部長陳振聲先生將擔任開幕式嘉賓。
RPIC 2024 的主題是「培養面向未來的教師和學習者:協作研究促進協作變革」,會議旨在引發關於教育研究重要性的討論,並探索將研究轉化為實踐的有效方法,影響教學和學習體驗。
此次活動將吸引來自鄰國及其他國家的 800 多名代表,促進研究成果、教育理念和經驗的交流,促進當地、地區和國際教育界之間的合作。
教育部長陳振聲的觀點與舉措

教育部長陳振聲作為特邀嘉賓出席此次由NIE NTU主辦的重新設計教學法國際會議
來源:https://rpic2024.com/
教育部長陳振聲 5 月 28 日研討會上指出,通過研究等科學方式掌握學習的科學(Science of Learning),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方式,以針對性地制定教學策略,並希望如這類研究可擴大至學前教育和成人學習。
他在研討會上也闡述了環境變化為教學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包括如何運用研究和科技來提升教學水平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他提到本地多年展開的「新加坡健康成長」(GUSTO)追蹤研究為學前教育課程提供了重要指引,尤其是在加強幼兒的體能和心理健康發展方面。
此外,他強調國立幼兒培育教育學院和成人學習學院必須積極運用新發現的心得,改進幼童和成人的教學方式。
科技在教學中的應用與未來展望

維林小學學生在「重新設計教學法」研討會場外,向教育部長陳振聲(左一)介紹學校的學習項目,展示正念學習活動使用的小樂器。在場的包括國立教育學院院長吳娟明教授(左二)
來源:海峽時報
陳振聲在發言中強調,當前的教學工作要善用科技的力量,讓學生從科技工具中了解學習上的不足,讓教師從數據中也可掌握學生面對的學習挑戰,從而改進教學法。儘管科技在教學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不會取代教師的工作。
同時他也展望未來,希望教育界能實現「個人化教學法」(Pedagogy of One)的願景,做到大規模定製個人化學習。每個學生可以通過個人化的適應式學習工具,根據各自的需求和步伐進行學習和進步,從而突破班級人數的限制。
陳振聲的發言在為期三天的研討會上引起廣泛討論,數百名海內外教育工作者將在多場分享會上交流研究和教學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