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推出「組屋認領」試點計劃,讓工藝教育學院和理工學院的學生通過工作坊和定期家訪,鼓勵校園附近的組屋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可持續的生活習慣。全島目前共有18座組屋參與計劃。
南洋理工學院的學生每個月將舉辦工作坊,或走訪宏茂橋德義區的家庭,與他們分享環保知識,例如如何將家中的廢棄物製作成小錢包,或是省水電的小貼士。
在計劃下,六所學府將各自「認領」三座組屋,並根據居民的需要設計活動內容。學生負責人說,國人對環保認識不足。
南洋理工學院建築學三年項目負責人李銓耀說:「 一些年長者和年輕家庭不知道電子垃圾有專設的回收箱,所以他們將電子產品和其他可循環物品一起放進藍色的回收箱。」
來自不同部門的公共服務人員也將參與計劃, 和學生一起策劃活動。當局也希望通過計劃培養學生的社區意識。
總理公署部長兼教育部和外交部第二部長孟理齊博士說:「當你們在所認領的組屋區內倡導可持續的生活習慣時,我鼓勵你們把這些經驗帶回家中和社區,形成漣漪效應,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目前共有380名學生參與計劃,當局希望這能培養他們的社區意識。
學生們也會和相關的機構合作,監測18座組屋的各項指標,以了解計劃的進展和成效。當局希望計劃成熟後能進一步擴展到更多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