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對於牛肉的熱愛仿佛與生俱來
不同於內蒙古、新疆大口吃肉的沖天豪氣
潮汕人的牛肉吃得精緻吃得細膩
今天K妹就帶大家領略一下
潮汕牛肉火鍋那細緻到骨子裡的精氣神兒

潮牛 · 牛肉火鍋
是新加坡第一家潮汕牛肉火鍋
將潮汕牛肉火鍋肉質新鮮不排酸的品質理念
帶入小坡火鍋界,成為一股清流滌盪其間

值此正式開業之際
K妹為大家帶來超豪華全牛宴福利哦
寶寶們現在就跟K妹進店開吃吧


早期的潮汕牛肉火鍋被稱為牛肉爐
高湯中加入沙茶醬,炭火煮牛肉

上世紀八十年代始,清水牛肉湯底漸趨主流
潮牛的清湯延續了潮汕牛肉火鍋最地道的做法
牛骨和潮汕特有的南姜熬成高湯,湯清油亮
玉米和黃瓜片點綴其間,味甘醇不油膩
最大程度地體現牛肉的好味道

老闆還特調了這東南亞獨有的
招牌潮牛鍋

柔佛東甲的牛肉湯可是聞名海外的國際化美食
老闆以此為據
用牛大骨、牛臀骨加上牛筋、牛肉
搭配20多種中藥材
共同熬制這潮牛招牌牛肉鍋——東甲牛肉湯底
湯鮮味美又營養豐富
開吃前一定要先嘗碗湯哦

除此之外
還為愛美人士及嗜辣星人準備了
膠原美顏鍋和滋補香辣鍋
都值得一試哦

潮汕牛肉火鍋之所以備受青睞
源於其新鮮到極致的肉品和
精細講究的屠宰和切割方式
牛肉的每一個部位的吃法都有其獨特的講究

牛肉部位分類圖是每一家潮汕牛肉火鍋的必要裝飾
潮牛·牛肉火鍋的牛來自於
純穀物飼養的美國牛,肉質細膩
牛齡大概在2歲左右,肉味十足也不會太老
儘管做不到潮汕本地
「後院宰牛,前門吃肉」的境界
但也可以保證肉質新鮮柔嫩,絕對還未排酸

當我們要吃一整隻牛牛的時候
首先入鍋的應該是牛雜、牛肚、牛筋和牛肉丸等
這些久煮不爛,而且越煮越醇味

邊煮內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燙肉啦
按照由瘦到肥的順序用漏勺一一燙熟
嫩肉 五花趾 匙柄 吊龍
匙仁 脖仁 肥胼


嫩肉是牛臀上的肉,肉偏瘦不膩口
嫩肉會切得稍厚,肉味偏甜
涮12秒左右就可以入口啦


五花趾又叫金錢展,花紋像樹的年輪
這是牛後腿的肌腱肉

入鍋涮12秒左右,出鍋後是卷邊兒的一小片
入口Q彈,還有牛腱肉脆脆的口感
真是好看又好吃

匙柄相對嫩肉與五花趾稍肥,口感愈加柔嫩
因為這部分運動量大,肉質很有彈性
涮10秒就可以撈起來吃啦


吊龍是牛脊背上的長條肉
肉質偏硬,更有嚼勁,且無渣不柴
牛肉的香氣濃郁,越嚼越夠味



匙仁肉就在牛肩胛骨下方
是肩胛裡脊外層肉,脂肪量稍高
匙仁的筋肉縱橫,肥瘦相間
每片肉中間都有細細的紋路,也十分考驗刀工
口感滑嫩,而且彈性十足

脖仁就是俗稱的雪花肉
每隻牛牛身上只有2%的脖仁肉
肉質頂級又十分珍貴

肉品上均勻分布的大理石花紋
可以檢驗出肉品的質量
涮8秒就可以讓肉品發揮出絕佳的口感
入口清潤柔軟,細膩多汁
略帶鮮甜的爽滑口感讓K妹愛不釋口


可不要被上面的白肉嚇到哦
肥胼是牛肚子肉,非常非常香醇
師傅的刀工非常精準到位
肉片切得極薄,肥瘦相間的樣子非常誘人
而且吃起來肥而不膩,還有濃濃的牛脂香哦

燙肉的時候將漏勺要不時起鍋
使肉肉們不至於煮的過熟過老,達到最佳口感

一旬肉品下肚,寶寶們可不要忘記
最開始丟進鍋里的牛雜、牛筋和牛肉丸們哦
現在可以開吃啦

牛肉丸應該是潮汕牛肉火鍋種
呼聲始終居高不下的一種品類了
潮牛的老闆也是剛剛將它加入全牛宴中哦

潮牛的牛肉丸是純手工製作的哦
選用精品的新鮮牛腿肉摔摔打打
直至將肉錘成肉漿,而後繼續攪撻
使牛肉丸的口感更加富有彈性

十分有經驗的潮汕大廚
可以直接握拳從大拇指和食指中擠出
大小相似的一個個小丸子
放入溫水中慢火煮大約8分鐘就可以上桌啦

牛肉火鍋之後
一碗地道的潮州瀨粉
是檢驗整鍋牛肉和湯底的最好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