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內外關於大學排名的榜單層出不窮,同一所學校在不同榜單上的排名相差甚至可以達到幾十名!有的同學就會產生疑惑,這麼多的排行榜,我究竟應該看哪一個呢?

其實大學排名雖多,但是全世界公認的比較權威,也只有以下四個:
QS世界大學排名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想要了解大學排名的,只要看著四個榜單就行啦~
QS世界大學排名
QS的英文全稱Quacquarelli Symonds,是一家世界著名的專注於提供高校教育和畢業生招聘信息的國際高等教育諮詢機構。
QS利用各種不同的渠道,例如主題會議,出版物,研究報告和互動式的網絡平台,QS為全球的本科生、研究生、MBA和在職學生提供與用人公司和學校之間的信息交流。

2009年與《泰晤士高等教育》終止合作後,QS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朝鮮日報》和英國《太陽報》合作,發布年度世界大學排名。2010年,QS大學排名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會(IREG)的承認。
衡量指標: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Peer Review),占40%
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per faculty),占20%
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占20%
全球僱主評價(GlobalEmployer Review),占10%
國際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Student Ratio),占5%
國際教師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占5%
QS的評價標準更注重學術,也更體現「包容性」和「多樣性」,涵蓋藝術與人文、社會科學與管理、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生命科學與醫學五大學科門類48個不同學術領域的11000餘個位次,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也是最複雜的大學排名。
40%的學術同行評價能體現一個學校在業界的口碑是否良好,而20%的師生比和20%的論文引用數,則說明QS對教學質量和學術成果非常看重。而5%的國際學生比和5%的國際教師比,說明QS對大學之「大」還是有一定要求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THE的英文是Times Higher Education,中文是《泰晤士高等教育》,是一份英國出版的高等教育報刊。
此前《泰晤士高等教育》每年都會與QS合作,在秋季公布世界大學排名直到2009年。但2010年起,兩家分道揚鑣,泰晤士高等教育改與路透社合作,且路透社機構是其世界大學排名的唯一數據提供商。
衡量指標:
引文(研究影響) ,占30%
研究(論文發表數量、收入和聲譽),占30%
教學(學習環境),占30%
國際展望(工作人員、學生和研究),占7.5%
產業收入(知識轉移),占2.5%
與QS相比,THE同樣把學術能力與學術成果放在首位,但對於學校的國際化和多樣性的關注則較少。作為補充,THE 專門將學校的研究收入和研究經費也納入評價標準。
THE排名應用的資料庫同QS一樣都是使用ELSEVIER。但是THE對更加龐大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整合。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ARWU的英文全稱是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中文是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此排名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自2003年首次發布,俗稱「交大排名」,以後每年發布一次。
ARWU初衷是分析中國名牌大學在世界大學體系中的地位,但ARWU的發表也獲得了全世界的關注,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衡量指標:
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和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的論文數(簡稱SCI) ,占20%
在Nature和Science雜誌上發表的論文摺合數(簡稱N8LS) ,占20%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教師的摺合數(簡稱Award) ,占20%
各學科領域被引用率最高的教師數(簡稱HiCi) ,占20%
獲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的校友的摺合數(簡稱Alumni),占10%
上述指標得分的人均值(PCP),占10%
作為中國產的排行榜,ARWU並沒有偏愛中國院校。相反,其設立意圖便是尋找中國大學和世界名牌大學在科研上的差距,排名主要基於院校在美國的知名期刊與論文發表平台的數據。
不過,ARWU的因為 過於注重科研方面,因此排名也更加偏向理工科,喜愛文科的同學還是不要把這份榜單上的排名當真。

U.S NEWS大學排名
USNEWS的英文是U.S.News & World Report,中文是《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它是美國綜合性報道和評論的英文周刊。USNEWS對美國的大學的排名開始於1983年,1985年以後每年更新一次,是最知名的美國大學排名之一。從2009年開始USNEWS與QS公司合作,對全球大學進行排名。
衡量指標:
本科學術聲譽(包括學校受高中生的青睞程度以及學校的本科教育綜合聲譽),占22.5%
大一學生升學率(即學生在大一結束之後繼續大二階段學習的比率),占22.5%
學生情況(即本科新生的SAT、ACT均分;本科新生在高中班級的排名;申請錄取比率),占12.5%
師資力量(包括本科班級規模、師生比例、教師的薪資情況、教師擁有PhD學位的比率),占20%
財務情況(即本科新生平均在教學、研究以及其他學校提供服務上的財務支出,可理解為學費情況),占10%
畢業率(本科生順利畢業的比率),占7.5%
校友捐贈率(本科畢業生給學校提供捐贈的比率),占5%

不過,這四個排行榜雖然是公認的比較權威的,但是因為衡量標準不同,因此各個大學在不同榜單上的排名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同。因此,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榜單進行參考,例如:
學理工科的同學更適合參考偏重論文發表和諾貝爾獎得主數量的ARWU排名;
學人文社科、偏好傳統學術能力的同學可以多參考THE泰晤士排名;
想去美國的同學可以著重參考U.S.NEWS排名;
看重就業的同學可以參考QS排名中全球僱主評價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