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 正式醫生 每年大概掙120萬人民幣
3年。-360萬。共-20萬 開始賺錢啦
以上大概就是這樣,讀11年書,運氣好點自己努力大概8年可能就賺回來了 哈哈哈
在決定出國的那一剎那我就回本了
作者:鼎天立地
英國的一年制碩士是當初吸引我的地方。本科快畢業的時候算了筆帳,如果在國內讀碩士,要花三年的時間,還要接受調濟不一定是自己喜歡的方向;英國讀碩則是一年,但要自費40w左右(學費+生活費)。
最後相當於用40w買了兩年的時間。比原來國內的同學早工作兩年,早積累經驗也早掙錢。而且帝國理工比國內一般高校排名高,能練英語,挑自己喜歡的專業,教學質量也好一些。還有潛在的國外工作機會,國內政策優惠。
我個人認為,年輕就是最寶貴的資本。這40w一投下去的瞬間就是賺了。
很多人說英國的碩士現在含金量下降了。誠然很多學校確實含金量不高,但是假如你是牛劍、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倫敦大學學院等G5高校的,國內還是相當認可的。在找工作上並沒有明顯劣勢。
我見過在倫敦讀完一年碩就迅速在英國大的投行找到工作的人,也見過在美國讀完高中和本科回家鄉只是當小公務員拿著不到十萬年薪的人。
人的命運取決於自己。
大三暑假結束後回本
作者:Lina Hu
在美國讀了4年本科,共花了10萬人民幣,大三暑假結束後回本。
留學準備:主要是托福和SAT的費用。我兩個考試當時新東方各報了一個班,總共1w人民幣左右,SAT要去香港考SAT 1和2要分別去所以總共去了兩次,老爸陪著去的,機票加酒店大概一趟5000?然後是林林總總準備申請材料,每個學校需要交50刀左右申請費以及郵寄考試成績的費用等等,申請10幾個學校的話,這筆費用大概也要幾千。所以在留學準備這塊至少要3萬人民幣。
學費:非常幸運,我拿到了全獎。我們學校正常費用是5w多刀一年,包括學費和食宿。最後我每年只要交1000刀,食宿全包,並且可以在校內打工賺一些零花錢,基本可以滿足平時周末偶爾下下館子的需求。
買書很貴我都買二手的第二年再賣出去,或者直接從圖書館借,只有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和算法導論這種經典教材我才會留一本。這樣一來每年的花費大頭就是1000刀學費加兩次往返機票共3000刀, 4年是1.2w。
大三的暑假,收到香港一投行的實習,去掉實習期間吃喝玩樂和給各個親戚禮物的費用最後把工資換成1.2w美元離開香港。這麼算來正好回本。
回到留學值不值這個問題,確實很多東西沒法用金錢衡量,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完全無視金錢上的投入和回報。讀大學的費用對美國的中產階級來說也是巨款,20萬美元大概可以供四口之家吃住開銷3年多。我認識好多美國朋友都是貸款上的大學,畢業後拚命工作四五年才剛剛還清了貸款。
小時候沒有很成熟的金錢觀,只想著儘量給家裡省錢沒仔細想過,但是如果現在要讓我做決定,投資回報率會是我決定去不去留學去哪兒留學學什麼專業的重要因素。

海歸賺回學費需要的時間?
一個大database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留學生回國就業後,近半數的海歸需要工作五年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其中在1年之內能夠收回留學成本的占11%,
2年內收回成本的同樣占11%,
3年內的占18%,
5年及以上的占49%!
雖然大多數海歸在近期內賺不回那些年花出去的留學費,而且近八成海歸初次就業的實際薪資低於他們的期望值,但是海歸就業3年後的薪資變化,是普遍比國內學生更有優勢的。
生命是一種體驗,而生命在於嘗試。我們這一代人會選擇出國留學,不單單只是為了鍍金回國,顯擺自己過的有多好,它對一個人學識和閱歷上的提升是難以用金錢去量化的。
有的人在留學的過程中,開闊了眼界,性格變得更好;有的人不想過一眼望穿的生活,渴望生活能豐富多彩;有的嚮往自由,能離開原生家庭,嘗試獨立,如果真的只想追求經濟上的回報,結果很有可能讓你失望透頂。但是如果想追求一個新生活,留學,是你最好的選擇。
小編喊你來新加坡留學吧!
文:sg65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