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今年公布的新「智能城市指數」(Smart City Index)調查。調查將「智能城市」定義為能在政策和日常生活中,有效採用科技的城市,不僅為居民帶來許多益處,還減少城市化帶來的弊端。
結果顯示,新加坡人最滿意我國網絡的速度和穩定度,也會善用網際網路購票和預約看診等。滿意度較低的方面包括共享腳踏車對緩解交通擁擠的作用,以及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參與治理的程度。新加坡人最重視的五大課題分別為確保負擔得起的住房價格、有意義的工作、失業率、醫療服務和環保回收。

新出爐的智能城市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普遍認為生活因科技而提升,其中最滿意網絡連接的速度和穩定。整體而言,新加坡自2019年以來持續取得進步,在141個城市中排名第七,在亞洲城市中則位居榜首。
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這次訪問了141個城市的2萬個居民,而在上百個城市中名列前20名的城市主要來自歐洲和亞洲。調查研究人員針對健康與安全、流動性、活動、就業與教育機會和治理五大方面,向全球141個城市的約2萬人收集對所在城市的基礎建設和科技應用的看法,他們還被問及各種結構和技術,以及他們對面部識別和個人數據共享等技術的感覺如何,並結合數據做出最終排名。
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人普遍認為生活因科技而提升,城市在公共安全、網際網路速度和兒童能夠進入好學校等因素中名列前茅。其中最滿意網絡連接的速度和穩定,也會善用網際網路購票和預約看診等。但受訪者還擔心負擔得起的住房、失業以及他們是否有令人滿意的工作,這些被標記為最緊迫的優先事項。滿意度較低的方面還包括共享腳踏車對緩解交通擁擠的作用,以及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參與治理的程度。

每個城市約有 120 名受訪者接受了調查,全球智慧城市格局正在發生變化,該指數可以作為衡量開放、創新、包容和可持續性進展的基準。一個新世界正在形成,城市層面的變化是未來前景的寶貴指標。開放和城市間合作可能成為下一波全球化浪潮的關鍵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