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上海媽媽,孩子目前在中國公立學校讀初一,有送孩子去新加坡上國際學校的念頭,在聽完文曲新資深顧問關於新加坡國際學校的介紹後,也更加堅定了留學新加坡的想法。
但卻不著急現在去,說是讓孩子先轉學上國內的國際學校,打打基礎,等高中階段再留學新加坡。
看到這個言論,文曲新小編不禁發出一個疑問,那就是既然確定未來讓孩子出國留學新加坡的,那為何不讓孩子直接出國打基礎呢?
家長的說法則是,孩子才初中,不放心,等大點了,基礎也不錯,感覺那時候再去比較合適。

家長的考慮我們能理解,畢竟是漂洋過海去上學,家長不放心,完全能理解,但是家長們忘了比較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國內的國際學校的課程跟新加坡是相通的嗎?國內的基礎可以確保孩子能順利就讀新加坡國際高中嗎?
答案是NO
到目前為止,國內的國際學校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國立學校的國際部/國際班、民辦國際學校。

入學要求: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不允許中國籍孩子入學
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國際班:只能高中以後入讀
民辦國際學校:主要是中國孩子
從以上入學要求中,相信家長們應該也能看出一些問題所在。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是比較正規的國際學校,因為學生都是外國籍,可以讓孩子的英文快速提升,課程體系相對也比較完善,方便學生用畢業後的IB成績申請到心儀的學校,聽起來真的很動心,但中國籍的孩子卻沒有資格入讀,那學校再好,也跟咱沒關係。
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國際班
公立學校的國際部/國際班只能高中以後就讀。
民辦國際學校
這幾年,疫情帶來的「後遺症」以及各項教育政策收緊,民辦國際學校接二連三的爆雷,不少學校消失(合併、改名、搬遷、倒閉),這咋看都不靠譜,就讀這類學校,完全就是用孩子的未來做賭注。
家長了解完國內的國際學校後,才知道自己想的有多簡單,並果斷放棄了就讀國內國際學校的想法。
關於家長說的孩子太小不放心,這壓根不是個問題,因為新加坡教育部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推出了母子陪讀政策,只為讓家長安心。
新加坡母子陪讀政策

新加坡是一個基礎教育比較領先的國家,各國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從小接受好的教育資源,紛紛送孩子留學新加坡。但孩子太小,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呢?
為此新加坡出了母子陪讀政策,只要孩子在3-16歲之間,媽媽、奶奶、外婆任意一人都可以陪孩子在新加坡學習,並且陪讀滿一年,還可以去工作,充實陪讀生活。
中新互免簽證

除此之外,從今年2月9日開始,中國和新加坡雙方持通護照人員可免簽入境對方國家停留30天。
這一利好政策的推出,無疑是方便了預計前往新加坡留學的同學。在留學前,大家也可以相對比較自由地去新加坡遊覽,切身感受「花園城市」的美景和現代繁華。對於意向國際教育的家庭而言,也可以將「新加坡」納入重點考慮範圍哦~
新加坡作為熱門留學地,有著教育優勢和政策支持雙重利好,有意向去花園城市新加坡留學的同學們要記得早早規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