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今年至今出現近2000起骨痛熱症病例,比去年同期銳減74%,也顯著低於前年同期的病例。此外,截至5月15日,今年出現兩起死亡病例。
1. 今年至今近2000起骨痛熱症病例 兩起死亡病例
每年5月至10月是骨痛熱症高峰期,全國預防運動25日啟動,普傑立呼籲公眾消除蚊蟲滋生源,降低骨痛熱症和茲卡病毒傳播風險。

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呼籲公眾保持警惕,消除蚊蟲滋生源,以降低社區骨痛熱症和茲卡病毒傳播的風險。來源:國家環境局
新加坡人口對骨痛熱症免疫力低,且全球病例上升,本地居民易感染。若防控不足,風險因素將致病例增加。
傳播骨痛熱症的伊蚊同樣也能傳播茲卡病毒。雖然對大多數人而言,茲卡病毒感染通常症狀輕微且自限,但孕婦感染後可能導致嬰兒出現小頭症等出生缺陷。
每年5月至10月的炎熱月份,伊蚊的繁殖速度加快,病毒在蚊體內的複製也更快,因此骨痛熱症傳播風險更高。
2. 通過社區持續警惕 避免了大規模疫情
2024年骨痛熱症病例較2023年增加37%,達13600多起,但因社區防控和伊蚊絕育計劃,避免了大規模疫情。
2025年全國骨痛熱症預防運動強調,防控骨痛熱症是全社會的責任。環境局呼籲所有相關方立即採取行動,定期執行以下「B-L-O-C-K」五步法,阻斷疾病傳播。

環境局呼籲所有相關方立即採取行動,定期執行以下「B-L-O-C-K」五步法, 來源:8視界
「B-L-O-C-K」五步法:
• Break up hardened soil(鬆散硬化的土壤)
• Lift and empty flowerpot plates(清空花盆托盤)
• Overturn pails and wipe their rims(倒置水桶並擦乾邊緣)
• Change water in vases(更換花瓶中的水)
• Keep roof gutters clear and place BTI insecticide inside(清理屋頂排水溝並放置BTI殺蟲劑)
當局建議居住在骨痛熱症高發區域或確診、疑似感染骨痛熱症或茲卡病毒者採取三步驟加強防範:在屋內陰暗角落噴殺蟲劑、定期用驅蚊劑、穿長袖上衣和長褲。
參考資料:
1.https://www.8world.com/singapore/national-dengue-prevention-campaign-2025-2800721,8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