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SkyVille @ Dawson入口(作者自攝)
整個項目由相互連接的三個樓宇(block)組成,其中每個包含三個村子(village),形成十二個村落的集合。我們知道,通常的HDB只是在底層有公共空間,而這個村落組合共享四個公共空間:地面層的社區會客廳,中層景觀公園,屋頂花園(有400M的跑步環道),以及城市生活廣場。



丨SkyVille @ Dawson公共空間(作者自攝)
為喚醒人們對於本地文化遺產的記憶,底層院落設置遺產牆(heritage wall),其上的圖畫追溯了Dawson地區從1960年至今的歷史,記錄了這一地區不同時期的標誌性建築與生活場景。例如Margaret Drive 小販中心,女皇鎮中心,全島第一座 HDB和第一所公共圖書館。

丨SkyVille @ Dawson遺產牆(作者自攝)
由於哪噠所住的地方鄰近Dawson地區,便常常去那附近跑步,天氣晴朗的時候我喜歡登上47層的屋頂花園一覽城市風景。無論晨昏還是傍晚,其實都沒有太多人使用這些公共空間,人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並沒有因這些空間產生太大的的改變。偶爾遇到住戶,我也會閒聊幾句。在很多人眼中,他們所驕傲的是這個住區的前瞻性和地標性,並不是它所承載的社區精神。「我們這裡的價格在短短五年已經漲了三十來萬」,「常常有建築專業人士來我們這裡參觀」……
甘榜精神,或是社區精神的消失並不獨是新加坡一城所面對的問題。想必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也大多經歷了這樣的歷程,隨著村落的空心化,農田被開發商掠奪,商品房取代單位大院……那些曾經溫暖過你我的鄰里鄉情也被封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封面/封底圖:YC A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