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國民平均智商全球第一!!!
不用懷疑!!!
英國Vouchercloud門戶網站近日發布了「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這項排名基於三大因素——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這三個因素分別代表一個國家國民過去、現在、未來一代的智力。

而新加坡在代表現在和未來一代的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學生學習成績兩項都排名世界第一!

但是因為新加坡的諾貝爾獎獲獎人數這一項排在了73名,因此儘管後兩項排名排在了第一,在「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榜單上新加坡只排在了25位~
不過這也很好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聽說小小的新加坡誰得了諾貝爾獎~而且正如網友的吐槽!諾貝爾獎對於我們普通民眾顯得太遙不可及了~用它來作為評判「全球最聰明國家與地區」怪不得很多人不服呢!
在這份榜單上,亞洲國家交出了一份優秀的成績單!日本排在第一,中國排在第三~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新加坡人到底憑什麼能成為全球智商最高的人!?

我們印象中的新加坡人
相信說起印象中的新加坡人,褒貶不一的看法大家有很多!但是說起新加坡人的特點,不得不提的就是新加坡人思維簡單,做事比較直接、死板、認死理。
新加坡的智商高是怎麼煉成的?
新加坡的素質教育屢屢被評為世界第一!主要體現在教育模式,東方文化,西方體制。換句話說既嚴謹又開放創新。

去除一味的知識灌輸,學校老師以引導為主,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半天制的教學,也並不是孩子直接就回家了,每一所學校都安排了自己的CCA,來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體能等。儘可能大的釋放孩子的天性。軟實力做的太棒,這也是為什麼學生年齡越大,能力越突出的原因。

有的放矢地選課,學生完全可以根據將來要就讀大學的專業和未來從業的方向選擇課程,從而大大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也較容易取得高分,進入名牌大學深造。
另一方面,有個成語「勤能補拙」,特別適合新加坡人,勤尚能補拙況且新加坡人還不拙!大家還記得前段時間的新聞嗎?
新加坡一直都是全球人均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在去年年末剛發布的新加坡勞工報告中,新加坡人力部指出,截止至2018年9月,新加坡員工平均工作時長為44.9小時,比2015年的47.1小時稍低了一些。

生活在新加坡為什麼這麼拼?因為這裡不養閒人,每個人都要努力的工作,才能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美好的生活。在萬事通看來新加坡人的智商高並不是指天生智商高,而在於他們後天的努力和終生學習所帶來的持續學習的能力!
畢竟在這個國家,你不想進步,新加坡政府會逼著你進步,在新加坡生活你肯定聽說過「終身學習」這個詞。
2018年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接連宣布了幾項推動「終身學習」項目進程的決定和構想!
為了大家真的能做到「終身學習」,新加坡政府也絲毫不吝嗇!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再度公布消息,計劃三年內增加對高等學府終身學習項目的撥款力度,預計在當前已投入的約2億1000萬元的基礎上增加1億元。
增加的1億元投入將會被用在高等學府的「終身學習項目」上,比如技能創前程系列(SkillsFuture Series)課程。

其實,從2017年10月推出技能創前程系列課程以來,新加坡六所公立大學、五所理工學院以及工藝教育學院等12所高等學府開辦的短期課程已經多達800個,報讀人數已經達到了4900人。對於提升自己大家的熱情是非常高漲的!
未來新加坡教育將步入「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全新階段,而這樣的轉變將會大大增加智慧國創建的進程,未來的新加坡也將更有希望在競爭大潮中再現繁榮。
從一無所有到世界強國
新加坡很小,但如今的新加坡很強大。人均GDP在2004年超越中國香港,2010年超越日本,2011年超越美國……
再看回1965年剛建國的新加坡,沒多大的土地,沒有什麼資源,甚至連水資源都要進口!那時候新加坡的人均GDP僅為香港的70%、日本的60%、美國的15%……

短短50年,新加坡趕日超美,成為全球最富庶的國家之一。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
「新加坡很小,我們別無選擇」就像現任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所說~什麼都沒有的新加坡只能依靠人的聰明才智!
聰明的新加坡人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新加坡及東南亞首家矽晶片製造廠在八十年代初期建成。
七八十年代,區域內金融的賽道完全屬於新加坡。新加坡通過取消非居民利息預扣稅,吸引國際金融機構。所有亞元存款無需遵守法定流動資產和儲備規定。新加坡成為亞洲最重要的銀行業金融中心。
而現在,新加坡也在打造智慧國!相信憑著新加坡人的努力和智慧,新加坡的明天會越來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