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新加坡10年之感悟…

2018年05月16日   •   8721次閱讀

10年前, 有個15歲的小女孩和家人還有同學從中國廣州飛往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開始她的留學生涯。 這是她第一次坐飛機, 也是第一次出國。

忐忑卻興奮的她不知道將要面對的是什麼樣的生活, 但是年輕的她隱隱覺得, 她是帶著家人和國家對她的厚望的,她不能辜負自己的祖國和給予她獎學金的新加坡。 她希望將來以微薄的力量回報自己的祖國和培育她的新加坡,為社會做出貢獻。 當她下了飛機, 聞到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特殊的青草味, 她的信念更加堅定了。

這個小女孩就是當年的我。現在, 我已經在新加坡有10年整了, 當年的我早已成人, 國內外飛了無數次, 卻仍然銘記當年給自己許下的諾言。我還沒有達到自己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只能說是一步一個腳印, 慢慢積累和沉澱。現在我馬上要從學校走向社會, 開始我的職場生活,於是想給自己這10年的學習生活來個小結, 並給學弟學妹一些建議供參考。

在很多人眼裡, 留學是光鮮亮麗的, 其實其中的苦楚誰人知曉。 忘不了10年來只有1年在家過年的孤單, 忘不了在新加坡前幾個月聽著英文課卻完全不懂的著急, 忘不了從家裡的嬌嬌女變成什麼事情都要自己處理的磨練…….有著太多太多的忘不了, 卻正是因為這些忘不了給我的留學生活抹上了不一樣的華彩。

為什麼要留學?

首先我為什麼要留學?在國內和父母近, 過年過節可以回家, 朋友眾多, 食物美味, 拋下這樣舒適的環境去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聽起來一點兒也不理智。 可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覺得, 我想去外面看看, 看看不一樣的世界, 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學貫中西,武裝自己的大腦, 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實,如果將來回國可以以不一樣的方式報答祖國。

我現在還沒有達到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目標, 只能說一步一個腳印, 如蝸牛爬行一樣,不忘初心。 也許是我從小就不怎麼依賴父母, 我出國時沒有哭鼻子過, 反倒是很高興, 好像剛剛會飛的鳥兒躍躍欲試。

我並不是說一定要出國才能鍛鍊自己, 我好多在國內的同學也乾得風生水起, 只是我選擇了出國。在國內的好處是可以更多的陪父母, 在國外則基本上一年才回兩次。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 和家人沒有時差。 我有留英美的同學, 隔著時差, 和家人溝通總是不方便。 我覺得還是自己權衡吧, 不管在哪裡都有利有弊,只要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就好。

如何學習英文?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在新加坡上課的時候完全聽不懂的場景。 新加坡小學1-2年級的英文水平就相當於當時國內初三的水平, 而我是來新加坡從中三開始讀, 只能硬著頭皮學。 我每天拿著個小本子, 把上課聽講時、看課本時和看英文小說時不認識的單詞記下來, 左邊是英文, 右邊是英文翻譯(一定要是英英互譯), 每天有時間就反覆看和記, 抄了滿滿的好幾本子。 除了華文(我們國內稱語文)所有上的課都是英文的, 所以不想學英文也難,不然就會聽不懂。

這樣在掙扎了幾個月後我漸漸聽懂了, 也可以和人交流了。 現在想起來, 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看英文小說和雜誌, 這樣才能和人聊天起來有話題、寫作起來有內容。在新加坡最開始上課的時候, 需要上課前提前看課本, 熟悉各種詞彙, 這樣在上課時就不會雲里霧裡聽不懂。 如果是學習生物的話, 更需要把專業術語記清楚, 不然在老師念出一長串詞彙的時候基本上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 另外學習英語有一個習慣的過程, 一開始不適應不要緊, 只要肯鑽研, 大概2到3個月就可以適應。

在新加坡如何學習?

在新加坡和在國內學習不太一樣, 新加坡教育強調的是全面發展,自主學習。 在新加坡中學的時候每天8點開始上課, 沒有早自習和晚自習,一天上課3到5小時, 上完課就去參加各種課外活動。 去新加坡前我在國內有學過二胡, 所以可以加入新加坡德明政府中學的華樂社(是新加坡頂尖的中學華樂團), 可以說是比較得心應手。

在課外小組方面我沒有遇到太多困難。 我遇到的困難是學習方面的。 在城西中學時我一直是名列前茅,可是在新加坡讀中學時由於考試方式不一樣, 一開始的時候我並沒有考得非常理想。我非常受打擊, 自信心受挫。可是這也讓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並知道了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順風。

在此之後, 我決定調整自己的心態, 放下以前優生的優越感,更加專心地學習,並主動找老師談心和請教。在國內我一直是等老師談話, 在新加坡了我主動找老師談心, 我變得更加主動。雖然上課的時間沒有多少, 我每天依然6點起床, 11點休息, 課外的時間就自學,還在高中時報了去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課程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大學的科研項目。

我一直以一種謙卑的心態去學習, 時時提醒自己周圍的高手如雲, 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就是以這種心態, 我在高中畢業時以滿分的成績畢業了, 並拿到多個大學錄取, 如英國帝國理工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等等。 回想起來, 我很感激我第一個學期失利的經歷, 如果當時我沒有被敲警鐘, 我將一直以為自己成績優異, 無需改變。

其實學習沒有什麼捷徑, 就是勤奮,搞懂並記清楚每一個知識點, 好成績會自然而然跟著來。

廣交益友

還有句老話說得好, 出門在外靠朋友。我在國外時父母不能很及時地給我幫助, 很多事情需要我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解決,並依靠周圍的朋友。我在德明政府中學高中部的時候競選過學校的學生會成員。新加坡的大小職位都需要競選, 競選人需要提前拉選票,和投票人搞好關係,而我在學校時間並不長, 認識的本地朋友並不是很多, 我本身就比較內向, 我去競選學生會其實是沒有多大把握的。

德明政府中學學生會是一個很鍛鍊人的地方,學生會幹部需要準備會議, 給全校師生舉辦各種大小活動, 聽取學生意見, 成為校方和學生之間的橋樑。我為競選所做的是主動去採訪我周圍的同學,了解他們對學校的看法, 找出可以解決的問題, 認真準備演講稿, 在學校裡面掛上我的競選海報, 找老師和學姐談心, 等等。為了競選,我可以說是做足了功課。其實並沒有什麼人告訴我要競選, 怎麼競選, 而且在國內的學生會運作方式和在新加坡的也不一樣, 所以我基本上是零基礎開始。

還好我有一些看好我的本地同學和中國籍同學,他們的支持使我順利進入了學生會。就是這樣,在一個純英文環境、只有我一個中國學生的學生會裡, 我學到了很多。 我的感覺是新加坡學生相當務實, 做事踏實, 不浮躁,而且很能抓細節。所有的會議都需要記錄在案,所有的活動安排需要精確到每分每秒, 大家強調團隊協作而不是一人獨大。 通過參加學生會, 我感受到了新加坡的meritocracy(賢能統治),就是能者多勞, 職位大小和收入按照能力判斷。

這很能解釋為什麼新加坡政府廉潔和秉公辦事;新加坡國人學生時代就受這樣的觀念的潛移默化, 成人後也基本上會形成一樣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選大學、專業、實習和找工作

我來到新加坡後選校、選專業、找實習和找工作的事情基本上是我自己動腦。 我是一個愛挑戰自己的人, 於是我選擇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文藝復興工程項目, 主攻計算機。 這個項目每年只在新加坡招50人左右, 主要針對的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 其旨意是培育未來的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和CTO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當然學生不可能一畢業就成為這樣的人才, 只是這個項目更加系統地教學生很多相對來說有用的內容。

在這個項目里每個學生大一時學習各種工科和商科的入門課程 , 大二下開始選專業(可在各種工科裡面選), 大三去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西北大學或者英國帝國理工大學交換, 大四和四年半時回新加坡繼續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學位。我很感謝有這樣的學習機會, 不然如何見賢思齊, 有所提高。

大部分學生上完高中基本上就有大致的感覺自己是適合學文科還是理科,自己成績怎麼樣, 可以學好什麼。 其實我是可以選擇其他專業的, 但是我想挑戰自己一下, 於是我選擇了我現在的這個項目。 我個人是不太建議大家這樣做的,還是得學自己得心應手的,不然大學會很痛苦, 而且不一定找得到好工作。在新加坡的大學是比新加坡的高中難度係數高了不知道多少個點, 所以一定要有心理準備。

找實習和找工作的話是需要廣撒網才能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在國內實習工作不好找, 其實在新加坡也是一樣。 每個職位和工作的要求都不一樣,那麼想找到合適自己的就得憑很多面試去判斷。 漸漸地面試多了, 你才會發現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 我是通過面試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編程, 成為一名程式設計師, 於是我很快地調整戰術, 主攻管理相關的工作或者是管理培訓生項目。

將來的發展和打算

其實我現在對未來並沒有很詳細的打算, 更不敢說我幾年後會幹什麼, 會去哪裡。 我只能說未來的三年里我會好好工作, 回報培育我的新加坡教育局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希望成立一個社會企業或者非營利性組織,解決社會問題。 扎克伯格在哈佛的演講有提到過, 我們要做有目標的世界公民, 去著力解決社會問題, 讓這個世界更加和平與美好。

我很受鼓舞, 我覺得不管我們將來做什麼,都得考慮到對社會和世界的影響。這個世界還不是完美的, 還有好多地方沒有平等的教育機會, 完善的醫療體系, 安全的食物等等。 我希望在我這一生能有機會做出微小的貢獻。

我相信各位同學都是有抱負、有理想的。 那麼我也想說, 千萬不要和別人攀比成就。漫漫人生路, 你現在年輕得志, 不一定將來不會遇到坎坷, 栽跟頭; 相反, 現在也許默默無聞, 說不一定將來你會是下一個馬雲。 所以別求快, 太追求虛無縹緲的榮華富貴, 而是應該一步一個腳印, 好好走, 走穩。

這10年間我的感悟甚多, 無法一一表述。感謝當年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關懷和精心培育,不然我也走不出國門,長這些見識。學弟學妹們,當你們走過這漫長的青蔥歲月, 願你們留給自己的是滿滿的回憶和甜蜜, 不愧對年輕的自己。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301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3078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394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新加坡最豪華學校之一
2025年05月06日   •   2223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這些政府中學,開放日即將來臨
2025年05月04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人人都想去的新加坡公立大學到底有什麼魅力?如何申請?
2025年05月05日   •   1026次閱讀
一年一度!新加坡2026小一報名來啦,公民PR和外國學生如何規劃?
2025年05月06日   •   1026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新加坡本地國際學校三巨頭—聖約瑟國際學校【8年級即將開放申請】
2025年05月01日   •   684次閱讀
揭秘新加坡院校之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JCU)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教育:卓越體系下的全球領導者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低齡留學:開啟孩子璀璨未來的鑰匙
2025年05月06日   •   684次閱讀
為什麼一提到低齡留學,大家都首選新加坡政府學校?
2025年05月05日   •   68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