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
與國際接軌,
贏在起跑線
已成為國內許多中產家庭的選擇。
西方教育已經越來越得到中國高收入家庭的認可。
於是低齡留學已經成為了眾多家長的選擇之一,但是低齡留學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譬如比如文化衝擊、心理健康、安全等。
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把孩子留在身邊的同時,又可以較早的接觸西方的教育方式那不是更好?
於是國際學校也就應運而生。

01
國內的國際學校
中國的國際學校泛指中國大陸地區(不包含)港澳台地區有合法辦學資質,全部或部分實施國際課程,以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人才為主要目標的實體辦學機構。擁有一套獨立的教材體系。
學校可僅開設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的部分學段,亦可開設12年一貫制的全學段國際課程。
1
國內的國際學校大致可分為四類
公立學校國際部
包括公立學校國際部、國際班和課程中心等,可招收非外籍人員的子女,公立國際學校占比極少。
民辦國際學校
包括民辦雙語學校、民辦學校國際部、國際班和課程中心等。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包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和部分公立學校國際部,招生對象僅為中國境內持有居留證件和外籍人員子女。
其他性質國際學校
包括大學/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進修學校/學校全日制課設的國際高中或大學預科課程。

2
中國國際學校的特殊之處
招生對象差異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只能招收外籍學生,而民辦國際學校、公辦學校國際班既可以招收外籍學生,也可以招收國內學生,主要以國內學生為主。
生源選拔差異
目前國內學生可以選擇民辦國際學校或公辦學校國際班,但由於公辦學校國際班一般學位較少(一所學校可能只開設1-3個班),同時背靠公辦名校品牌,所以錄取率低,生源質量較優。
受監管程度差異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一般要求只能招收外籍學生,所以中國政府對於課程體系,授課內容監管較少;而民辦國際學校、公辦學校國際班課程則不能照搬國外課程,課程體系必須要開設語文、歷史、政治等科目,監管較嚴。

課程體系差異
AP在高中課程一直雖然在市場占據較高的位置,但A-Level課程更適合中國學生,所以民辦國際學校和公辦學校國際部中採用最為廣泛,也有一部分學校高中採用IB DP課程體系,全IB課程體系(3-19歲)在外籍國際學校中占比相對領先。
中國國際學校大致提供6中國籍課程分別是IB、A-Level、AP、中加、中奧、GAC這六種。
我想各位對於IB、A-Level以及AP已經十分熟悉了,下面小新給大家簡單介紹剩下的三種課程。

中加:中國的某些高中和加拿大某省的教育部合作,提供該省的高中課程。
中澳:中國的某些高中和澳大利亞某州的教育部門或獨立學習合作,提供澳大利亞某個州的高中課程。
GAC:全稱是Global Assessment Certificate,是ACT考試主辦方下屬公司擁有和開發的大學預備課程體系。

3
學費情況
公立學校國際部
北上粵蘇浙等地的公立學校國際部,通常以開設高中為主。每年的平均學費通常在7-10萬之間,其中廣東省的公立學校國際部平均學費最高,達到9.5萬/年以上,其次是北京市,平均大概9萬/年。
民辦國際學校
北上粵蘇浙等地的民辦國際學校在小學、初中、高中不同階段呈現出不同的學費趨勢。
小學階段:6萬/年-14萬/年;初中階段:7萬/年-14萬/年;高中階段:9萬/年-16萬/年。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此類學校通常會開K12全學段的國際課程,幼兒園階段平均學費大概15萬/年,小學階段平均學費大概18萬/年,初中階段平均學費大概20萬/年,高中階段平均學費大概22萬/年。
幼兒園階段,上海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平均學費基本屬於全國最高行列。而高中階段,北京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的平均學費則最高。
其他性質國際學校
此類學校大多脫離於體制內的學校,不提供高中階段的學籍,但因其提供的國際化課程和國外大學升學指導等配套服務,可以在某種程度上滿足那些在高等教育階段想要出國深造的孩子的需求。收費基本和民辦國際學校的收費標準一致。

4
國內國際學校的入學要求
公立學校國際部
一般公立學校國際部只招收高中學生,要提前向目標學校確認學額,需要中考成績+學校組織的入學考試筆試+面試。入學要求嚴格,生源質量很好。
民辦國際學校
中外籍都招收,需要參加學校組織的入學考試筆試+面試。有的學校要求家長面試,從學生自身條件到家庭教育理念都要求匹配。大概有5%的錄取率。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這類學校屬於真正意義的國際學校,但是不招中國籍學生。即使是持有外籍護照的中國學生,也需要參加入學考試。
其他性質國際學校
無特殊的入學要求,一般需要參加入學測試,主要是檢測英語水平。

02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
1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概況
新加坡開設的國際學校眾多,隨著越來越多的新移民以及大批海外公司引進人才進入新加坡後,第三方國家建校的國際學校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這一類國際學校,許多都有幾十年的辦學歷史,教學、師資隊伍管理水平非常高。
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主要面向外籍人士,未經教育部許可,1年級及以上的當地學生不得就讀國際學校。當地學生獲准入學國際學校的最常見原因是他/她已經在海外學校學習多年。

但是,當地學生就讀國際幼兒園無需政府許可,不過許多國際幼兒園選擇不接受當地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在1年級以後可能就無法繼續在該國際學校上學。
因為有了這樣的規定,所以新加坡國際學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國際學生。
三所「本土」國際學校(英華國際學校、華中國際學校、聖若瑟國際學校 )情況稍有不同。
這幾所學校積極響應政府倡導的雙語教育和國民教育政策,因此可以招收本國學生,國際學生的比例大約在30-50%。
2新加坡國際學校分類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
以招收本國學生為主,占比大概在50%以上,主要開設初中和高中課程。其他學生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居多,越南、韓國、日本、中國等。
外國源流國際學校
學生來自世界各地,非常多元化,甚至一個學校有來自多達105個國家的學生,大部分是為了駐紮海外的跨國公司的高管家庭、外交官官子女、希望子女接受西方教育的高收入家庭提供教育服務。
大多數此類國際學校,擁有權威的國際學校認證機構的資質認證。這些權威的機構包括: CIS、AdvancED、MSA、NEASC、WASC、BSO和COBIS等。

3新加坡國際學校特殊之處
招生對象差異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以招收本地參加PSLE考試的學生為主。外國源流國際學校基本不接收本地人,招收學生來自世界各地,越小眾的國家越喜歡,招生會考慮學生群體多樣化、男女比例和學生綜合背景。
生源選拔差異
申請本地源流國際學校的外籍學生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學校更注重傳統學術和成績。
外國源流國際學校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尤其是年齡越小的時候,認為學生的可塑性越強,甚至不需要參加入學考試,只需要簡單的面試。
受監管程度差異
外國源流的國際學校必須在政府註冊,獲得許可後才能提供教育課程,且要有Edutrust(有一些學校獲得政府豁免)才能辦理學生簽證,且強制學校給學生的學費上保險。本地源流國際學校要求略低。
課程體系差異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通常只有初中和高中,初中前兩年以基礎課程為主,後兩年是IGCSE課程,高中兩年是IB DP課程。
外國源流國際學校有英式、美式、IB體系的國際學校,不盡相同,絕大部分學校是K12一貫制學校,接收3-19歲的學生,甚至有的學校接受18個月大的學生,主要以IB體系為主。

4新加坡國際學校介紹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
英華國際學校、華中國際學校、聖若瑟國際學校
外國源流國際學校
一階梯:東南亞世界聯合書院、德威國際學校、東陵信託國際學校、美國國際學校等。
二階梯:加拿大國際學校、澳洲國際學校、美國史丹福國際學校、萊仕國際學校、GEMS國際學校、新加坡國際學校、海外家庭國際學校等。
三階梯:印度國際學校、HWA國際學校、伊頓國際學校等。
特定語言或宗教的國際學校
新加坡德國歐洲學校(有德語課程,新加坡唯一一所培養歐洲語言、文化和傳統的國際學校。)、新加坡法國國際學校(幼兒園到高中遵循法國教育部的法國課程設置)、新加坡國際社區學校(學生都是基督徒)等。

5新加坡國際學校學費狀況
本地源流國際學校
初中階段:15萬人民幣/年左右,高中階段:17萬人民幣/年左右
外國源流國際學校
幼兒園階段:10-15萬人民幣/年不等(幼兒園有全天班和半天班,有3/4/5天課可選)
小學階段G1-G6:15萬-20萬人民幣/年不等
中學階段G7-G12:20萬-22萬人民幣/年不等
(一二三階梯國際學校因學校規模大小而收費略有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