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輔導孩子學習的畫風
輔導孩子學習,對於很多國內家長來說簡直是噩夢。

其一,家長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面對孩子越來越難的題目,他們也手足無措;
其二,家長每天面對著工作和生活上的壓力,對於孩子缺乏溝通的時間和渠道。


那麼在新加坡,家長們又是如何給孩子輔導的呢?
瓦爾基環球教育集團基金會對全球29個國家2萬7000多名家長進行了一個網上調查。在新加坡1000名受訪的家長中,有多達56%的家長,都覺得孩子的學業壓力太大了!這個比例在29個國家中是最高的,而且是全球的平均數30%的兩倍之多!而且新加坡的家長每周要花上至少7.9個小時,來幫助孩子輔導功課。

新加坡家長的輔導方式
新加坡的家長們為了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會選擇重返「校園」!
32歲的馬來人諾瑪雅·喬哈里就是個例子,在她發現自己無法勝任年幼女兒的數學作業輔導,並且在某些時候無法準確理解孩子課程的數學概念的時候,選擇讓她的丈夫去參加KMM組織的免費教育項目,在每個周日抽出一點時間來參加,學習如何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的作業。

結果就是不僅家長能夠更好地輔導孩子,家庭的互動方式也有改變,家庭氛圍也升溫不少。
家長們通過重返「校園」以更好地輔導孩子,不僅能更加清楚孩子的課程難易,而且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也更加理解了孩子上學的不易和壓力。

國內的家長還在不斷地往孩子身上加各種課外「負擔」,新加坡的家長們卻已經開始幫助孩子減負。這就是新加坡教育的一大特色,讓孩子玩著學,還會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幫助孩子一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