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的這幾天,我們外出的交通工具全是地鐵和公交。在當地只要持有交通卡,並存上足夠的新幣,乘坐地鐵和公交非常方便,去新加坡的前幾天,女兒在某寶上購買了3張當地的交通卡,人手一張,地鐵公交全通用。
在眾多地圖APP中,我們選擇了Citymapper,它不但可以隨時定位,實時跟蹤,還能提前提示你到哪一站下車,是出行的好工具。但新加坡的地鐵,真是「詭異」的很。
對於我這樣一個路痴,想要把新加坡的地鐵搞明白,非個把月不行。


新加坡地鐵站
到了新加坡,從樟宜機場到我們預訂的烏節路上的一家酒店,中途需要轉乘兩趟地鐵。在「EW」這趟地鐵的丹那美拉站,兩邊的門同時打開了,兩邊還同時都有地鐵。只見先生和女兒倆人各走一門,選擇困難症來了,我跟著誰呢?
來不及多想,正要往先生那個門走,他瞬間改方向了,跑到女兒那邊去了,我也只得跟著跑到女兒那邊。瞬間的抉擇就差點與女兒分道揚鑣了,好在跟上了隊伍。
女兒說,你倆要是在對過下來,嗯,就又回到了機場。「不,要是我自己,我不敢動,選擇在原地等。」
新加坡室內體育館的那個地鐵站只有兩個出入口,相對來講是最不容易迷糊的,多多少少讓我有了些「我也能認道」的自信,可這個地鐵站實在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國內的地鐵來回是兩個方向,至少我所在的城市是這個樣子的,可這個體育館站偏偏就不是。同一個站名的地鐵站竟然能往兩個方向去,如果說「車頭是可以調轉的嘛,往兩個方向也不新鮮」,這個解釋是行得通的,那麼站上的方向標識怎麼也能跟著變呢,還是本就這樣,只不過當時沒注意?這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新加坡地鐵站
相對魔術般的地鐵站點,這個地鐵站建得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般神奇。在扶梯上俯瞰,它似一個秘密通道,慢慢下去,下面有什麼?會抵達哪裡?地下宮殿,平行世界,還是秘密花園?這個地鐵站建得太能引發我們無限遐想了,我稱它為奇幻地鐵站。

新加坡地鐵站
在新加坡,隨時會有熱心的當地人主動幫助你。這讓我們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足足的溫暖、踏實和感激之情。
在烏節路地鐵站下來,我們邊看地圖邊商議在哪個口出站,一個三十七八歲的女士走上前來,詢問去哪裡,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在聽了我們的需求後,耐心地指引我們怎麼走。我們這個出口是一個商場的地下,好心的女士詳細地告訴我們地下的路線,找好出口,再到上面去,就很好找到酒店,否則很容易迷路。
在地下七轉八轉的,終於到了地面,在商場的門口,這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呈現在眼前,閃著耀眼的光。迷惑了雙眼,也打亂了我們自認為認識的路。


新加坡烏節路
商場裡的工作人員,一位馬來籍的大叔穿著整潔的制服,快步向我們走來。可惜,他不會說華語,女兒與他用英語對話,大叔的英語夾雜著他自己的地方口音,連比劃帶說的,非常賣力氣。
我也不知女兒懂了沒,許是似懂非懂吧。謝過了熱心的大叔,我們出了商場,走著走著,熱心的大叔竟然跟上來了,又是一波連比劃帶說的,我們恍然大悟,原來走反了,遂返回去走向正確的方向,大叔滿意地點了點頭。我們不勝感激,只不停地向大叔「Thank You Thank You」地連聲道謝,那份感激之情無以言表。
這並不是個例,在隨後的行程中,尤其是地鐵站,熱情的工作人員,同乘地鐵的路人,總能在我們困惑的時候,為我們指明正確的道路。
為了能儘可能多地欣賞新加坡城的美景,就不能經常遊走於地下,乘公交出行也是一個非常好的選則。這裡上車打卡的方式與國內略有不同:上車在前門打卡,下車在後門打卡,才算是完成了整個行程的交費記錄。





在新加坡坐公交無比愜意,這裡有很多雙層觀光車,車上不擁擠,馬路兩邊是鬱鬱蔥蔥的綠。吹著涼爽的風,坐在車裡欣賞路旁的風景,愉快的心情瀰漫著整個身心,真想坐上一整天。




行程到最後一天,因為還要坐地鐵回機場,女兒查了下我們三個人交通卡里的餘額是否夠用。明明我們仨走的同樣的路線,為什麼我卡里的餘額比他倆少了不到一新幣呢?
「你下車忘打卡了吧?」女兒問,「沒有啊,每次都想著刷卡呢。」「那你肯定沒刷上唄,金額按你到終點給你扣的。」在當地,乘坐公交車下車如果沒有打卡,那麼金額就按照從你上車到終點的距離算。

這個算對我這個迷糊人的懲罰嗎?可我,我真的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