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曼(左二)目前是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華樂團的一員。 (取自早報網)
(新加坡訊)淡馬錫理工學院華樂團里有個與眾不同的成員——18歲的馬來族學生伊曼。他通過視頻自學笛子、二胡和嗩吶,在加入華樂團後短短四個月內就精進技藝,與團員們一同演出。
網上看到台灣華樂團演出 悠揚旋律印刻心中
《聯合早報》報道,這名友族華樂團成員伊曼在12歲時,偶然在網上看到一段台灣華樂團的演出,悠揚的旋律從此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
直到中學四年級那年,他才有能力存錢購買樂器,於是決定重拾兒時夢想,購買華樂樂器並在網上自學。
伊曼形容:「華樂的旋律情感豐富,和我以往接觸的音樂不太一樣,因此讓我印象深刻。」
伊曼中學時期曾參加學校的管弦樂團,擔任喇叭手,因此在學習笛子等華樂樂器時,很快就能上手。但他指出,西洋樂和華樂的樂譜差異極大,西洋樂使用五線譜,而華樂則採用簡譜,這是學習華樂過程中最困難的部分。
團員們幫助伊曼克服語言障礙
在樂團的排練中,指導員不時以華語和團員溝通。雖然伊曼能理解一些簡單的華語,但要完全理解指導員的指示仍有些困難。他說,團員們給他很大的支持,經常幫忙翻譯,幫助他克服語言障礙。
目前,伊曼在新加坡淡馬錫理工學院修讀化學工程系,並且正與團員們一起為即將在3月舉行、配合淡馬錫理工學院35周年的「夢想」(Dreams)音樂會排練。
他希望畢業後有機會加入專業的華樂團,但即使不能以華樂為事業,「華樂依然會是我熱衷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