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籠 Geylang 位於新加坡東部 新加坡最古老的馬來人聚居地 芽籠士乃 Geylang Serai 所在地 同時以亞洲唯一合法經營的紅燈區而著名

👆 歷史悠久的芽籠店屋(shophouse)
如今
芽籠已經成為
宵夜及美食重鎮
🥢 檳城亞叄叻沙
Penang Seafood Restaurant
被米其林評選為「新加坡5大必吃的亞三叻沙」之一

圖源: 網絡

亞三叻沙
一種源自於峇峇娘惹文化的美食
源自檳城
不同於新加坡椰奶叻沙
其滋味強烈
帶有突出酸味

在馬來語中
亞三指的是羅望子
可見羅望子在亞三叻沙中
扮演重要角色
再加上經過發酵的蝦醬
甜 咸 香
將所有的食材的味道
聯繫在一起
吃著吃著你還會發現大塊鯖魚肉
在新加坡售賣亞三叻沙的食店並不多
大多數人為了吃亞三叻沙
而光顧這家餐館
📍地址:32 Aljunied Rd, Singapore 389817
💰人均:6-12 新加坡元
🥢 芽籠榴槤一條街 排排坐 吃榴槤

每逢榴槤季 (6~9月) 芽籠夜晚搖身一變「榴槤街」 傍晚迎來新鮮榴槤後 來自世界各地的榴槤愛好者 都會特地前去選購榴槤 到了夜晚攤位外湧現人龍 形成了一道獨有的風景線

新加坡常見的榴槤品種為
貓山王、D24、金鳳、XO、紅蝦、黑珍珠、黑刺
大多產自馬來西亞🇲🇾

👆 一摞摞榴槤任君挑選

👆 即開即食,品嘗最新鮮的榴槤滋味

👆 剛切開的貓山王
🥢 新山亞明小廚
JB Ah Meng Restaurant

招牌菜「三樓米粉」 米粉中加入蝦米、魷魚絲、黑醬油等 快炒後 煎成像大煎餅 邊緣微微焦脆 吃起來滿口鑊氣香 米粉焦、脆 許多食客都沒想到原來米粉也可以這樣吃

👆 三樓米粉
很多人到新山亞明小廚 都是慕白鬍椒螃蟹的名而來 選用砂拉越白鬍椒 加上姜、蔥段 跟肉質肥美的斯里蘭卡螃蟹 一起大火快炒 辣而不嗆的白鬍椒 不但沒有掩蓋蟹肉的鮮美 還增添了風味 兩者相得益彰

👆 白鬍椒蟹

👆 肥美多膏白鬍椒蟹

👆 赫赫有名的新加坡蝦醬雞
📍地址:534 Geylang Rd, Singapore 389490
💰人均:25-50新加坡元
🥢 梧槽豆花水 Rochor Beancurd House 始於1955年的老字號豆花店 「梧槽豆花水」營業到凌晨 相信是芽籠一帶 最受本地人歡迎的甜品店 主打豆花等傳統甜品 同時供應油條、蛋撻、蝴蝶酥等小吃

👆 營業到凌晨,排隊的人絡繹不絕

👆 黑白豆花配湯圓,湯圓餡是芝麻混合花生

👆 西瓜西米露 (左)
📍地址:733 Geylang Rd, Singapore 389644
💰人均:3-6新加坡元
📍芽籠

建議搭乘 MRT 至 EW9 阿裕尼 Aljunied 再步行至芽籠
關 於 芽 籠
1. 福建話對馬來語 Geylang 的音譯。「芽籠」 一詞在福建話中念為 geh lang。
2. 有說法認為馬來語的 Geylang 實際上是 kilang 的誤寫。Kilang 在馬來語中含有工廠的意思,而由於當地早期設有很多椰子加工廠,因而得名。
3. 芽籠路(Geylang Road)最早在 1852 年便已經出現於報章之中,並在 1912 年被確認為官方地名。
4. 芽籠河(Geylang River)把芽籠一分為二,東邊成為以馬來人為主的聚集地,西邊則成為以華人為主的聚集地。
5. 芽籠河以東的地區因為種植香茅而稱為 Geylang Serai(音譯為芽籠士乃),因為 serai 在馬來語中指香茅。
6. 芽籠是早期新加坡馬來族群聚集的主要地方。至今,這個地區仍保留了本地馬來族群的文化色彩。
7. 1989 年,為了宣揚和傳承本地的傳統馬來文化,政府在芽籠士乃區內建了 「馬來村(Malay Village)」 主題樂園。
8. 1937 年,大型遊樂場 「快樂世界(Gay World)」 在芽籠路和蒙巴登路(Mountbatten Road)一帶正式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