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訊)對於初到新加坡的大馬遊客還是馬勞,在新加坡點一杯咖啡絕對算是一門挑戰了。
除了以1:3的新幣計算外,叫法雖然和國內相似,但細節有少許不同,一不留神,你就等於告訴tauke自己是州府仔了。

圖片來源:redants.sg
和本地類似,一杯kopi有十多種不同的order方式,那些什麼「kosong」、什麼「si」,你都應該知道,不過加糖那邊竟然叫ga dai,吉隆坡廣東話叫加大,這,就是區分州府和昭南的魔鬼細節。
下面是新加坡咖啡店的慣用語,大部分你都懂:
茶=「Teh」
咖啡=「Kopi」
冰=「Peng」
入門用語:
厚 = 「Gao」(福建話發音)
薄 = 「Po」(福建話發音)
無糖 = 「Kosong」(「Kosong」是馬來語「零」的意思)
無奶 = 「O」(福建話的「烏」,指黑色的意思,意味著沒加奶)
含糖加淡奶=「C」(「C」代表淡奶品牌Carnation)
少糖=「Siu Dai」???
加糖=「Gah Dai」??? 別和廣東話攪混了。
無奶無糖=「O Kosong」
只加奶不加糖=「C Kosong」
不加水(純咖啡或茶)= 「di loh」
茶 + 咖啡 =「Yuan Yang」(鴛鴦)
來,開始叫kopi了:
Kopi=咖啡+煉乳
Kopi C=咖啡+糖+淡奶
Kopi O=咖啡+糖(O發音為「哦」,其實是新加坡福建話,也就是「黑」的意思)
Kopi O Kosong=真正意義上的黑咖啡(什麼都不加的,Kosong是馬來語的「空」)
Kopi Gao=厚咖啡(Gao是福建話厚的意思)
Kopi Poh=薄咖啡(Poh自然是薄的意思)
Kopi Siu Dai=咖啡少糖(Siu Dai意思就是少甜)
Kopi Gah Dai=咖啡加糖(gah的意思就是「加」)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