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部(MOE)今日宣布:明年起,就讀政府學校和政府資助學校的新加坡永久居民(PR)和國際學生(IS)的學費將逐年上調,漲幅從25元到140元不等。這一調整將持續三年,直到2026年。本地公民學生的學費則保持不變。
「這是教育部定期審查學費的一部分。」教育部說:「為非公民釋放計劃中的學費增加,將使父母能夠提早規劃孩子在教育部學校的學習。」

圖源:MOE
這一消息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討論,有人認為,這是一項合理和必要的措施,旨在體現新加坡公民的優先權和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有人則認為,這是一項不公平和不友好的措施,會影響新加坡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以及吸引外國人才和投資的能力。
01 非新加坡公民學費漲幅有多大?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非公民學生的學費漲幅因不同的年級和國籍而異,從 2024 年到 2026 年,永久居民學生的每月學費將增加 25 至 60 新元,國際學生的每月學費將增加 25 至 140 新元。修訂後的費用將於每年1月起生效,具體如下:



政府學校和政府輔助學校本地公民的學費將不受影響,小學無須付學費,中學和大學先修班的學費分別為每月5元和6元。
從明年1月起,教育部也將合併標準雜費(standard miscellaneous fees)和附加雜費(second-tier miscellaneous fees)為單一雜費,合併後小學、中學和大學預科班的每月雜費分別為13元、20元和27元。
這些數據反映了新加坡政府對不同國籍的學生的不同待遇,其中東協成員國學生享受了一定的優惠,而非東協成員國的學生則承擔了更高的費用。
02 為什麼要調高非公民學費?
教育部在文告中表示,調高非公民學費是為了「反映教育成本的增長」,教育部還指出,新加坡政府每年花費約130億新元(約合人民幣640億元)在教育上,占總預算的近20%,其中大部分資金用於補貼本地公民學生的教育費用。
教育部表示,新加坡政府對本地公民學生的教育投入是「長期和持續」的,而對非公民學生的教育補貼則是「臨時和有限」的,因此,非公民學生應該承擔更多的教育成本。

圖源:臉書
此外,教育部還表示,調高非公民學費也是為了「體現新加坡公民在教育方面的優先權」,教育部認為,新加坡公民應該享受更優惠的教育條件和機會。
03 外國人如何就讀新加坡的政府學校?
新加坡對教育到底有多「拼」?在新加坡這個國家,他們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僅次於國防支出,即使在建國初期最困難的時候,新加坡每年在教育上的經費投入高達6000萬新元!如此高度的重視以及大量的資金投入,讓新加坡即使在世界級教育排名上也一直處於領先的位置。
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學制是小學6年+中學4年+初級學院(高中)2年:
◎ 政府小學一年級(primary 1)是允許國際學生直接報名申請的,不用考試,但是名額有限;
◎ 從二年級開始,外籍學生想要進入政府學校,就需要參加AEIS考試,一年有兩次考試機會;
◎ 小學階段從二年級到五年級可以參加,中學階段從中一到中三可以參加,畢業年級(六年級和中四)不設插班考試;
◎ 全英文考英文和數學,有一定的難度,但對於有絕對考試優勢的中國學生來說,提前準備通過率還是不錯的;
通過AEIS考試的學生講由新加坡教育部分配至有名額空缺的政府學校里,在新加坡的政府學校之間,無論是校長還是老師,都會進行輪崗,師資相對來說都是平衡的。
今年9月份的AEIS考試,從7月份線上報名的火熱程度來看,低齡留學新加坡的人數越來越多,AEIS報名第二天中午中二的名額已滿關閉,報名第三天中三、小四、小五的名額已滿關閉,這在以往是沒有出現過的現象。
從這個角度來看非公民學費漲幅倒也是一項合理的措施,新加坡政府有責優先任保障本地公民的教育權益和福利!當然這個漲幅也不會勸退大多數想要去新加坡接受教育的中高產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