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舊禧街警察局
去年四月初的時候去了一趟新加坡,因為機票很便宜,又有朋友在,兩個都是不可反駁的理由。
新加坡常年夏季,溫度一直在20-30度之間。對一個怕冷的我來說真是非常理想的地方。尤其是在上海又濕又冷的時候,簡直想快點飛過去。
但是真的到了,又覺得一年四季如果只有一個季節,未免太無趣了一點。
我喜歡四季變化某一瞬間微妙的信號,比如在陽台植物踴躍生長綻放的時候感覺到春天,在深夜裡趕工作的時候穿著短袖也不覺得冷的時候知道是夏天來了,在寂靜的夜路聞到悠悠的桂花香時擁抱秋天,在對火鍋開始有渴念的時候正式歡迎冬天。
每個季節都有令人心動的時刻。
可是如果一年四季,花是一樣的花,景是一樣的景,吃的是一樣的,穿的也是一樣的,少了生命標記的節點和自然變化的美妙,永遠生活在夏天,怕也是真會膩煩。

鋼筋水泥森林前的睡蓮池
所以為了讓人們在如此單調的氣候環境里增加一點新鮮的體驗,新加坡有許多非同一般的人工場景——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新加坡植物園,全球最大的室內瀑布,全球第二的摩天輪,世界第一個夜間動物園等等(我的朋友很喜歡夜間動物園。我不是動物愛好者所以略過了)。

見縫插針的綠化
行程篇
我一如既往還是沒有做攻略。因為似乎也不像以前那麼愛打卡景點了。新加坡很小,景點也很集中,互相距離都不是很遠。
第一天:金沙和濱海灣。
從金沙酒店出發,穿過螺旋橋一直走到魚尾獅公園,再一直走到博物館和彩色的舊囍街警察局。暴走兩萬步。這裡有新加坡唯一一家喜茶!喝了杯喜茶然後專門跑去中國城吃了晚餐回去。地標魚尾獅在維修保養蓋住了所以沒有看到。

第二天:小印度,菜市場和牛車水。

小印度
小印度顧名思義就是印度人的聚集區。牛車水是中國城。因為華人最早移民至此的時候到這用牛車載水喝得名。
小印度菜市場是個很神奇的存在,在這裡可以找到中式餐品所需要的各種食材,也可以找到印度五花八門的調料。這裡的美食廣場也分兩部分,一側是全部中餐,一側是全部印度食物。

逛華人店的印度人
第三天:烏節和聖淘沙島
第三天去了購物中心烏節路逛了逛街。烏節路也沒什麼特別的,可能還沒到五月打折季。傍晚的時候去了聖淘沙島。其實是一個人工娛樂島。上面有環球影視城,很著名的海洋館,水上探險樂園,也有一些娛樂項目——室內跳傘、高空蹦極、斜坡滑車、空中吊椅等。從本島到聖淘沙中間有一小段水域。大約幾百米的步道可以過去。也可以乘纜車。
這個部分是我整個旅程最喜歡的部分。在這邊看著對岸的聖淘沙,夾在藍天碧水之間的紅磚綠樹。從步道走到對面的時候正好碰上夕陽,坐在那裡,聽著廣播舒緩歡快的音樂,靜靜地看著太陽落下去。
返程的時候我坐了空中纜車。不過大晚上黑乎乎的什麼都看不到。所以還是推薦傍晚的時候來坐纜車。可以在纜車裡看夕陽,也可以看見整個城市。

第四天:濱海灣花園
最後一天和放了假的同學一起去了濱海灣花園。也是在第一天去的金沙那邊。這個花園是科技與植物結合的典範,像極了科幻片里人類的未來。

濱海灣花園
這裡有兩部分純人工建造出來的溫室。一個是世界最大的玻璃溫室花穹,模擬了地中海氣候,擁有來自五大洲三萬多株花卉植物。花卉的布置會隨不同節日變化。

模擬熱帶山地氣候的雲霧林,裡面是世界最大的室內瀑布和高至50米的擎天大樹。

繞著擎天大樹的步道
我們倆在酷熱的室外植物園和涼爽的室內花園之間選了後者,雖然一點都不自然lol,但你還別說,在室外30多度時,這裡還是挺舒適的……
美食篇
如果說玩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美食是新加坡的一大特色。
新加坡有世界上最多平民米其林餐廳的地方。因為這些餐廳大多出現在簡陋的菜市場裡的美食廣場並且物美價廉。
這裡的美食廣場也不是我們想像中國內有空調整齊劃一的地下

美食廣場,而是室外的,有些破敗的,也叫小販市場。一家就是一格攤位,每個小販市場賣的略有不同,不過正宗的海南雞飯、叻沙米粉、蝦面等等都在這裡。
新加坡因為本土面積小,沒什麼耕作面積,也沒有什麼務農人口,蔬菜多數從國外進口,成本高昂,所以在小販市場吃飯一根青菜都看不到,導致很多食物賣相很差。但是吃下去又很驚艷。
最驚艷的海南雞飯
我一直都不是那麼愛吃白斬雞,所以在第三天才去吃。看起來是白斬雞配米飯,但是米飯是用浸了雞汁和雞油的米煮的,別有一番風味。據說,講究的店家會加入香料,如香茅、檸檬草、生薑、蒜頭、班蘭葉等,和雞油一同翻炒,然後將香料連同雞湯倒進飯里燜煮。
雞肉非常軟嫩柔滑,配的蘸醬也很特別。
天天海南雞飯是最出名的雞飯米其林餐廳。一份中份的只要5塊新幣。一如既往沒有青菜,客氣地送了幾根黃瓜絲。我當時走得很累,吃得也蠻飽,也沒啥胃口,但是一口下去,滿腔驚喜,如果不是真的太飽了,真的很想再吃一碗……

天天海南雞飯
海南其實並沒有同款雞飯,不過的確是從最早的海南文昌雞(白斬雞)的做法改良而來。
"海南雞飯該歸功於新加坡瑞記餐廳的老闆莫履瑞這個人。莫履瑞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從海南島到新加坡以賣雞飯為生,他與一般小販不同,用雙手提著兩個竹籠:一個裝雞,一個裝飯,圓圓胖胖的飯球頗有特色 。
——蔡瀾《海南雞飯研究》"
薄餅
旁邊是當時一起買的薄餅。薄皮卷是一種熱的軟卷餅,薄米皮裡面夾有生菜,白蘿蔔絲、豆腐、蝦米、豆芽、脆麵包末和雞蛋等等,切成一段段,塗上甜辣醬,酸甜苦辣,口感豐富,蠻適合炎熱的時候吃的。

叻沙米粉
叻沙我也很喜歡吃。椰漿味道濃厚,湯底鮮美,配料豐富,在中國城附近吃的。豆腐最好吃~


咖椰吐司
作為一個麵包愛好者,也沒有錯過亞坤的咖椰吐司。兩片烤脆的麵包,最特色的是裡面夾了濃椰漿、雞蛋和香蘭葉蔗糖調製的椰糖醬。早餐的時候配咖啡或拉茶喝。很新奇的風味。套餐里會配一個水波蛋,一般是滴幾滴醬油用勺子舀著吃。

咖椰吐司
肉骨茶
濃郁藥材味道的肉骨茶也非常好喝。

肉骨茶
炒粿條
美食廣場也有的現炒粿條。看著大廚現場炒出來的。大鍋寬油,配料豐富,不亞於大餐廳炒的干炒牛河。

福建蝦面
來自福建的蝦面,有湯麵和干拌面的選擇。鹼水面拌特製調味醬和蝦仁,鮮香十足。最上面這層是蝦米脆,吃面的時候能咬到,脆脆香香的。回國的時候在機場買了一瓶,自己有時候炒菜或者拌面加一勺,非常好吃。
配的湯類似藥材和骨頭熬的,很鮮但也一點都沒有味精味。


冰激凌麵包
冰激凌麵包是烏節街頭一家很有名的店,謝霆鋒林俊傑很多明星光顧過。有多達九種不同的口味:巧克力、草莓、薄荷巧克力片、藍莓、芒果甚至榴槤。一般夾在彩虹麵包或者威化餅乾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