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並不是「藝術沙漠」,演出、話劇、電影等活動不勝枚舉。四處林立的藝術博物館、畫廊、展覽館、學校、藝術團體更是營造出了新加坡的藝術氛圍。小加甄選了四個最適合親子游的藝術館,為大家一一介紹。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應該說是整個新加坡最有故事的建築物。這個美術館是由兩個歷史建築——新加坡前最高法院和政府大樓改造而成的,兩棟建築一棟建於1926,一棟建於1936,那時的新加坡還處在在英國殖民時期,所以保留了歐式的感覺,看那大大的羅馬柱就知道了,包括一磚一瓦,木質天花吊燈還有扶手,都在時間的緯度里默默地走向百年。建成後,它已成為東南亞最大的綜合性視覺藝術機構---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當年李光耀決定將兩棟建築打造成國家美術館,就定位了要做東南亞最好最大的美術館,且在改建的過程中要求保持原貌不能低於80%。這裡還保留了當年高等法院的法庭,拘留所等,都很值得來看看,身處其中,就好像時空穿梭到了那個年代,別有視覺感。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位於聖安德烈路1號,2015年,美術館歷經10年的改造重新開幕,總面積64,000平方米,藏品約有一萬多件,館內最古老的東南亞藝術收藏可追溯到19世紀。走進國家美術館,可以看到15000個鋁板平鋪而成的黃金屋頂,它將兩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相連。在國家美術館內,展廳面積占1.8萬平方米,
主題建築由法國米盧建築設計工作室設計,耗資5.3億美元,被譽為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最大的視覺藝術中心。此外,美術館還將設立吳冠中展廳及特別展廳,用於舉辦與國際頂級美術館、博物館合作的藝術展等項目。
新加坡美術館外觀具有歷史性,但是內部卻又非常現代,不像烏菲茲的古老,也不像渥太華的後現代,它集合了歷史與現在,真的不比剛去過的渥太華國家美術館以及多倫多美術館差。

本館典藏了多件新加坡及東南亞的美術作品,集中展示從19世紀至今的新加坡及東南亞藝術,呈現新加坡和區域文化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歷史。此外,本館也將與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和英國泰特美術館等國際美術館聯辦國際展覽,將東南亞視覺藝術投射於環球化的藝術氛圍中,並激發彼此間的互動。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最與眾不同之處,是它的免費的少兒體驗教育區域。通過各種高科技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以及多個可以親手體驗的活動室,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度過一段新奇和受益匪淺的藝術時光。這裡已經成為當地家庭親子活動最流行的地方,也是新加坡作為當今最發的大都市之一,展現其先進親子教育理念的一扇窗口。

作為遊客的你,千萬不要錯過與世界各地的家庭一起,深入體驗當地文化藝術和親子生活的機會哦!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是東南亞地區首屈一指的美術館,收藏了區域最重要的藝術畫作。其特展廳內,常年聯合展出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精品,無論你何時蒞臨,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MINT玩具博物館
新加坡MINT玩具博物館是世界上首座玩具主題博物館,於2006年在新加坡落成,「Mint」的全稱的意思是指「與玩具在一起的幻想與懷舊時刻(Moment of Imagination and Nostalgia with Toys)」,收藏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玩具。座落在著名的Raffles Hotel旁邊,百盛樓的對面,博物館的入口相當的窄,不仔細尋覓,很容易錯過。博物館有五層樓,密密麻麻的玩具讓人眼花繚亂,或許能找到自己兒時儲物箱裡相同的一件。

這座五層高的建築由於在新加坡享有盛譽,獲得過包括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頒發的獎頂在內的多個國際獎項的建築公司SCDA的建築師設計。博物館每一層都有自己的主題展館。地下室設有一間 1920 年代風格的餐廳,屋頂天台酒吧則可讓顧客飽覽萊佛士大酒店(Raffles Hotel)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等標誌性建築。

這裡收藏的玩具多是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的古董藏品,展出了收藏者30多年來從德國、日本、美國、保加利亞等40多個國家帶回新加坡的古董玩具。那些鐵皮打造,生漆上色,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小船隻,青蛙,坦克,阿童木,現在的身價可都是不菲。


博物館內所展示的古董玩具不僅僅是懷舊玩物,還記載著玩具所屬時代的精彩故事。如果遊客想購買怪趣的紀念品,可從博物館商店選購太空漫步機器人,或是「1990 年代日本奧特曼」公仔。這裡藏品的特色是一個「老」字,都是上個世紀乃至上上個世紀的古董級老玩具。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米老鼠與大力水手在誕生之初的最早版本,也可以看到曾經妙齡的伊莉莎白剛剛成為英國女王時候發行的各種玩具,你還能看見下面這些十分罕見的迪斯尼古董玩具和紀念品:
-卡通人物玩具,如阿童木、蜘蛛俠、Bonzo、Dan Dare、大力水手等。

-中國製造的玩具,包括十分罕見的「希望之門」玩具收藏,可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
-獨有的泰迪熊收藏、可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的珍貴的中國連環畫封面收藏。
-黃金時代漫畫、丁丁收藏品和二戰以前的日本玩具。


MINT 玩具博物館的收藏規模在東南亞首屈一指,從蝙蝠俠、鐵臂阿童木、古早漫畫和泰迪熊,這裡應有盡有,無論大人或孩子均會樂在其中。在這裡,也許玩慣了電子遊戲,喜歡高科技的小朋友不會有太多感受,不過年齡稍長的人恐怕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時代的展品會勾起不同的回憶。童年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可總有些物件留住了昔日的回憶。邁步走進MINT玩具博物館,微笑著對舊時光Say Hi。在這裡,你會找到那些似曾相識的感覺。
SAM at 8Q
SAM at 8Q於2008年8月開幕,是SAM (Singapore Art Museum)的擴建項目。SAM at 8Q這座三層高的建築曾是天主教高中的小學校。當學校於1987年搬遷至現址時,3,500平方米的空間成為了金炎粵語衛理公會的所在地。2007年9月,教會結束了租約,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對該建築物進行了重新收購。

隨著年輕人對當代藝術的興趣,國家遺產委員會(NHB)從土地管理局獲得了該建築的租約。董事會還花費了580萬美元進行裝修,並將4層樓的教室改造成6個展廳,展示當代裝置作品,視頻和攝影裝置,表演藝術和聲音藝術。展品以本地設計學生為主,尤以裝置藝術居多,但同時也有部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品。8Q所展覽的,比SAM的更創新及前衛,讓人們有更大的四維空間,細想創作者在作品背後的理念。SAM有兩個館,一個是主館,一個是8Q分館,分館因為位於旁邊的Queen Street 8號,所以叫SAM at 8Q,這裡大概是我看過的最好的針對兒童的博物館。

SAM的展覽有著各種各樣的主題,展覽每隔幾個月就會更新一次,展出的藝術種類繁多,從繪畫、雕塑、裝置藝術到移動媒介等,各顯魅力。新加坡美術館定期與國際一流博物館合作,展示本地和國際藝術實踐,以及最前沿的藝術表達方式。例如曾經的海洋主題,在主館的展覽主題是"Odyssey: Navigating Nameless Seas",在8Q的兒童分館,主題是"Imaginarium: Over the Ocean, Under the Sea"。同一個主題下,還有分別針對成人和兒童策劃的兩個展覽,而且兒童展的整個策劃、布展、形式和氣氛都非常完美。

展廳的展品可以讓大人瞬間童心泛濫,小朋友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其中一個展廳是用玩偶布置起來的海底世界,有大大的鯨魚形狀的墊子,用布和毛線縫出來的珊瑚,以及吊在屋頂像風鈴一樣的魚群和八爪魚,燈光把這些吊在屋頂的魚群投影在牆上,讓整個海底世界的感覺更加生動。所有的形象都是卡通化的,這種童話般的風格正合小朋友的口味,滿屋的小小的人兒橫衝直撞,感覺這海洋真的活了起來一般。
同時還展示了一些關於海洋保護主題的繪畫作品,雖然畫的是關於海洋、垃圾,但是畫風清新軟萌,小朋友看起來應該毫無壓力。
新加坡藝術科技博物館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位於濱海灣,由知名建築師 Moshe Safdie 設計,是世界上首個藝術科學相結合的博物館。從外面看上去,這座博物館就像是一朵在水邊盛開的蓮花,整體建築呈現出美麗的弧線,也像是一隻張開的手,所以也被稱為「新加坡歡迎之手」 (The Welcoming Hand of Singapore)。整個建築都被一個4000平方公尺的荷花池圍繞著,猶如一朵綻放的蓮花在水邊盛開。平時在遠處瞭望的時候還不怎麼感到它的特別,但是一旦靠近,就能感受到這座「蓮花」的巨大與震撼力。

每根手指代表了不同的展覽空間,在頂端的指尖處有天窗讓光線投進室內,而手掌中央也有一個洞口,巧妙地讓自然光照入。下雨的時候,可以看到這個手掌變成一個集水庫,水流從手掌出落下,形成了讓人嘆為觀止的室內瀑布,同時屋頂可以收集每一滴雨水,再將這些雨水回收利用,用於建築物的廁所使用。博物館的外圍還被一圈蓮花池包圍,吸引了不少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