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網站更新的數據顯示,今年的小一報名2B階段超額的學校共有33所,其中競爭最激烈的學校是美以美女子小學(Methodist Girls' School),申請人數是學額的3.95倍,共有79人爭取20個學額,道南小學有61人爭奪23個學額,超額申請約2.7倍
2B階段是開放給家長義工、與學校有關聯的會館與教會會員,以及社區領袖為孩子報讀小學。要在2B階段報名的家長義工須達到至少40個小時服務的要求。

圖片來源:海峽時報
一些熱門學校的要求更高,家長義工得服務至少80個小時。早前因學校配合防疫措施關閉一段時期,一些家長或無法達到最低服務時數的要求,新加坡教育部已建議學校靈活處理個別情況。
今年新加坡全島共有181所小學開放報名,目前小一報名已完成三個階段,接下來的2C階段是供多數與學校沒有直接關係的家長申請,從7月27日至7月29日通過網上進行。
2A階段:33所學校超額
根據新加坡教育部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2A階段有33所小學報名超額,比去年2A1與2A2兩個階段17所超額學校更多,2C階段預留更多學額讓之前階段的競爭更為激烈。
2A階段超額申請人數最多的是培華小學,共有112名學生爭奪44個學額。
工商小學的59個學額則有116人報名,樂賽小學的73個學額則收到113份申請。
2A階段允許身為校友會成員、學校的諮詢或者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學校的工作人員的目為學生報名,學生如果是學校相關幼兒園也可以申請。
2A階段截止時,33所超額申請的小學中,28所必須以抽籤方式分配學額,5所收到超額申請的小學將不會進行抽籤。

圖片來源:CNA
2B階段:33所學校超額
2B階段,33所小學學額申請學位超額,比去年的28所還有多出5所,有30所必須以抽籤方式分配學額。由此可見,今年上學從報名開始,只能一路過關斬將,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位」:
新加坡教育部從2014年起規定所有小學在2B和2C階段預留學額,從今年開始,2B階段預留20學額,2C階段預留40學額,給予那些與學校沒有直接關係的家長為孩子申請入學,旨在讓招生制度維持開放。
2C階段:7月27日開始
對於第一次幫孩子報名的新移民家長們來說,通常既不是校友成員,也不是學校老師的子女,沒有子女就讀在同一個小學,2B前面的階段通常是沒份的。
少部分有心的家長提前幾年做了義工,在2B階段(學校義工,基層領袖義工)可以報名,大部分家長還是要等到2C階段(按照家庭地址就近入學)這時候才有機會報名。
而熱門的名校到了2B階段很多就要抽籤,到了2C階段所有熱門學校都要抽籤。
#Phase 3
國際學生注意
雖然直接被錄取的機會很小,但是也不要錯過了機會,畢竟只有這一次機會,說不定您的孩子就是那個幸運兒,如果錯過了,以後再進就只能參加AEIS考試!
已經提交了「意向申明表格」且10月份收到教育部通知獲得小一學額的外國籍孩子必須到該學校註冊。
如果不提交意向申請表格,就無法在第三階段參加報名。

圖片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小一直入報名
相對公平,沒有潛規則
由於新加坡的學校採取的是學區制原則、校友原則、國民優先原則,所以很多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小學入學事宜。
❖學區制原則:
新加坡政府根據學生住家離學校的距離分為三個檔次:1公里以內,1-2公里之間,2公里之外,以此來決定其錄取順序。
另外,教育部還對家庭住址的居住期作出規定即申請人必須在報名時所在的家庭住址,至少住滿30個月。
❖校友原則:
就是鼓勵參與學校事務,關注學校發展。如很多學校最初都是由教會或者宗鄉會館創辦的,所以對教會會員、宗鄉會館會員就有優先權。
而除了上一條所述需要住得近,申請人還得有報名學校的「校友」關係,即父母或哥哥姐姐曾經在該校就讀,才有優先報名的資格。有人戲說,新加坡的小學入學其實就是「世襲制」。
❖國民優先原則:
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以及非居民差別對待。在每個階段,同等條件下,都是先由公民報名抽籤選取。如果還有空額才由永久居民抽籤選取。最後才是非永久居民的外國人。
除第3階段外,每一個階段都是公民優先原則,並且每一個階段都要為下一個階段預留學額。
除了適齡的孩子可以嘗試通過小一直入第三階段直接免考進入政府學校外,國際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每年兩次的AEIS/S-AEIS考試進入到政府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