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CSE、IGCSE、IB、A-LEVEL... ...
剛開始了解新加坡留學的家長和學生,
可能看到這些課程會覺得難以理解,
面對當下五花八門的課程,
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01 GSCE
GCSE是目前英國學生完成第一階段中等教育所參加的主要會考。它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對英國本土的教育體系設立標準。
它相當於中國國內的初中畢業考試文憑,但從理論上說應該是國內的高一學生申請較為合適。
學生通常用兩年學習8-12門課程,除了英語、數學和自然科學三門必修課之外,學生可以在9年級時選擇自己感興趣或者擅長的選修科目。
2017年GCSE進行了改革。改革後的GCSE啟動了新的評分系統,用從9到1的數字評分制替換A*-G的評分制。

IGCSE學制一般為一年,也有部分學校開設兩年。在IGCSE里,有70多個可選科目,必選英文和數學必修,但英文和數學各有3個不同的選擇。
由於科目眾多學習時間較短,總體學習難度較大,因此適合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
IGCSE仍然包含舊GCSE課程的一些要素,如課程作業、口語、實踐評估以及考試。此外,IGCSE沿用舊的GCSE評分體系,從A*到G分級,U表示「不合格」。

02 IGSCE
IGCSE由英國劍橋大學創立,是專門為英國以外14歲至16歲的國際學生準備的國際普通中學教育認證,受到全世界絕大部分大學及僱主的認可。
IGCSE學制一般為一年,也有部分學校開設兩年。作為升讀A-Level國際預科課程前的基礎課程,IGCSE國際高中課程在學制上大體相當於國內的高一、高二年級課程。

IGCSE學制一般為一年,也有部分學校開設兩年。在IGCSE里,有70多個可選科目,必選英文和數學必修,但英文和數學各有3個不同的選擇。
由於科目眾多學習時間較短,總體學習難度較大,因此適合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
IGCSE仍然包含舊GCSE課程的一些要素,如課程作業、口語、實踐評估以及考試。此外,IGCSE沿用舊的GCSE評分體系,從A*到G分級,U表示「不合格」。
03 IB
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由國際文憑組織IBO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3-19歲)的課程,是一項極具統一性、標準化度量教育水平的課程體系。
IB課程主要分為四個課程體系:

IB課程體系有六大課程和三項核心活動。因為IB學生既要學習科學科目,又要學習人文科目。所以他們要在六大課程組裡各挑一門課程來學習。而每一門課程又分為高級課程HL(Higher Level) 和普通課程SL(Standard Level)。大家所選六門課中,必須有三門是高級課程,才能獲得IB文憑。
語言文學(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通常就是當地的母語的課程。
外語學習(Language acquisition):母語之外的語言。
人文科學(Individuals and societies):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學、哲學、心理學等。
實驗科學(Science):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環境工程科、科技設計(design technology)等。
數學(Mathematics):包括高級、中級和初級數學。
藝術與選修(The arts):包括舞蹈、音樂、視覺藝術等。
IBDP課程成績為多個學科成績的總和,學生在六組學科中的每一科都將獲得1-7的分數,根據知識理論和拓展論文的表現,最多可再授予3分,因此IBDP的總分成績最高可為45分。根據IBDP考試的換算制度,每門考試拿到大概80%的分數就可以得到滿分7分。
04 A-Level
A-Level是大學以前的階段最後兩年的課程。
只有想要進到大學學習的同學才需要去完成這2年的A Level課程,然後參加A水準(A-level)考試即劍橋A水準考試。
新加坡劍橋A水準(A-level)考試相當於新加坡的「高考」,每年年舉辦一次,成績為大英國協各個國家所承認和接受。
A-Level課程不涉及到大量的課外活動,以及論文寫作,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深入學習,通過應試性準備,並取得優異的成績。

A-Level 採用模塊化考試,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能力優勢選擇學習不同的版塊,最終生成相同專業、不同方向的證書。如果對一次考試的成績不滿意,學生可以享受在同一版本大綱下重考的「優厚待遇」,而不至於一考定終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