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新一代無閘門公路電子收費系統(ERP)兼容的智能行車器面臨晶片短缺的問題,原定今年下半年展開的安裝工作將延至2023年下半年才啟動。
這也意味著新的ERP系統會延到至少2025年才投入運作。在這之前,所有駕車者會繼續使用現有的ERP系統。
陸路交通管理局早在2016年宣布斥資5億5600萬元建造新一代ERP系統,取代自1998年就投入運作的第一代系統。新系統原定2020年啟用,當局去年宣布延至2023年中啟用,原本安排駕車者今年下半年起陸續將車內閱卡器免費更換成與新系統兼容的智能行車器(On-Board Unit,簡稱OBU)。
自冠病疫情暴發以來,全球晶片供應短缺,嚴重影響到電子產品和汽車業等多個領域。陸交局今午(11月17日)發文告說,晶片短缺的問題同樣影響到行車器的製造工作,一些供應商也表示無法如期交貨。
當局指出,供應短缺的情況估計會持續至明年,晶片製造工作則須等到明年底至2023年中才會逐步恢復。「考慮到供應鏈的不確定性,以及要等到行車器供應和製造穩定下來,行車器的安裝工作會到2023年下半年才展開。」
陸交局早前指出,為所有駕車者安裝行車器的工作預計會長達18個月,這意味著新一代ERP系統最快須等到2025年才會投入運作。當局會留意疫情對行車器安裝工作時間表的影響,也會與承包商NCS和三菱重工機械密切合作,展開行車器的製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