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個國際化都市,不僅吸引了外來人才前來工作,同時也是很多留學生的青睞之地。
即使是新冠疫情,減少了國家之間的人員來往。但留學生,卻時常還是能在新加坡街頭或是學府見到。

圖源:見水印
不論是來自歐美,又或者是來自亞洲地區,新加坡總是能見著形形色色的外國學生。
留學新加坡,雖然不如留學歐美「高大上」。但新加坡教育水平也不差,對亞洲人來說更是離家近不用受長途跋涉之苦,自然是很多人的首選。

圖源:見水印
當然,國際機構也對新加坡的留學環境頗為認可。
最近,在世界知名的教育諮詢公司QS公布的一份「全球最佳留學城市排行榜」中,新加坡又是穩步前進,排名全球第13位。

來源:QS
新加坡受留學生歡迎 這些領域最被看重
在這份榜單里,新加坡的全球排名,當然不如一些「競爭力排行榜」表現得那麼強勁。
單單在亞洲地區,首爾、東京和中國香港,都被QS認為更有「留學競爭力」。(首爾並列第2,東京排第7,中國香港12)

東京和香港,圖源:日經新聞
不過,這項榜單並不是單一地列出各城市的排名,而是根據城市吸引力、城市的大學排名、大學國際學生比例、大學畢業生受僱主歡迎程度、求學費用負擔,以及留學生觀感,來對這些城市做出一個整體評估。
新加坡,在某些領域表現優異,而在很多其他領域則有較大進步空間。

圖源:NTU
具體到各個指標,在學生評價上,新加坡表現優異,排名12。
城市吸引力方面,更是排名第5!這凸顯出新加坡的城市安全和宜居性,得到了留學群體的廣泛認可。


另外,在很多留學生關注的「大學生畢業後受僱主歡迎程度」上,新加坡的表現也相當出色,直接比去年上升了13個名次,達到第16名。

但是,在求學費用以及國際學生比例上,新加坡的表現就不是那麼亮眼了,分別只排名第95和58。
一方面,是由於新加坡大部分求學機會,都留給了本地人。另一方面,則是在新加坡生活也確實很「貴」......總而言之,或許這兩點新加坡特色,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好在,新加坡大學的排名17,又將新加坡拉回了全球排名的前列。總體上看,新加坡綜合排名比去年前進了四位。 只要能保持新加坡及其大學的競爭力,相信未來新加坡還有不少進步的空間。
國大和南大今年QS排名分別為11和19 不過,榜單這東西,很多人有時候也只是看個熱鬧。對那麼留學生來說,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卻不能完全用這個來評定一個城市是不是適合自己。
但至少,不少人還是對新加坡的留學前景信心滿滿。QS副總裁就曾對媒體表示,新加坡可以為在讀生和畢業生提供獨特的機會,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一個高等教育樞紐。
比起在榜單中排名前三甲的城市倫敦、慕尼黑和首爾,新加坡需要提升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
對於來新加坡的大部分留學生來說,在大學前想要進入新加坡公立學校就讀非常困難。 不僅成績要達到要求,實際上還要面臨學額不足的問題......
新加坡小學入學報名重啟 僅一天就有半數人申請
這周三,是新加坡2023學年小學入學報名開始的日子。
熟悉新加坡小學報名流程的人都知道,最早開始的第一階段報名,是為那些有兄弟姐妹在同一所學校就讀的人準備的。

圖源:海峽時報
僅僅是在開放報名的第一天,新加坡就有兩所小學的入學名額,超過了50%!
要知道,其中有一所小學並不是那種人人都想擠破頭進入的「名校」,而是普通的鄰里小學——位於兀蘭的美雅小學。
當然,還有一所學額已過半的小學就不是那麼令人驚訝了。位於「富人區」武吉知馬的培華長老會學校,年年都是相當熱門的選擇。
去年的總申請人數,甚至是學額的1.21倍!

圖源:schoolbell.sg
除了這兩所學額已過半的小學之外,盛港的豐原小學以及榜鵝的培景小學學額也剛好到了一半。
或許這和盛港、榜鵝兩個市鎮比較新,在那居住的很多是年輕人,因此適齡兒童較多有關。
雖然因為生育率連年走低的原因,新加坡2016年出生的嬰兒比前一年要少600人左右,但集中在某個地區,對於學校的「爭奪」看起來依舊激烈。

圖源:AsiaOne
不過,今年新加坡的小學入學報名,從原有的7個階段,簡化到了6個階段。
原本的2A1和2A2階段,也就是父母是申請學校校友(或校友會成員)的孩子申請入學的階段,將合二為一。
但不管申請人數再多,新加坡首先要保證的,都是公民的需要。在新加坡,任何一個報名階段若申請人數超額,公民都享有優先權,學額都將先分配給他們。

圖源:TNP
只有那些被「剩下來」的、學額有多的公立學校,才能在未來接收那些通過了新加坡AEIS考試的外國留學生。(獎學金得主除外)
對留學生來說,想從小進入新加坡教育體系,要面臨的難關實在是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