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公布了未來幾年的方案計劃,新加坡教育又一次迎來重大改革了!而且這次涉及到了各個階段的學生,包括學校招生制度的變革、初中科目的變化,還有A水準課程考試都翻新!這些計劃究竟什麼時候實施,會對哪些學生產生影響呢?對於新加坡教育,特別是政府體系課程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

圖片源於網絡

2024年:超八成中學實施科目編班制
首先我們來看看針對中學的部分,目前絕大多數中學的分流制度將在2024年改成科目編班制。根據小六會考(PSLE)的成績,以及自己的能力,在中一入學時,學生可以選擇修讀適合自己水平的科目,同時,在未來報考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的時候也變得更加靈活。這也就意味著中學分流制度將成為歷史。

學生在中學階段,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背景和能力水平,修讀最適合自己的課程。這個政策從明年開始正式實施,120所中學的中一學生將從中受益。
4-20分的學生:在入學的時候大多數都會修讀G3等級的科目(相當於現在的快捷源流課程級別)。
21和22分的學生:根據科目的不同能力,修讀G2或者G3的科目。
23和24分的學生:修讀G2的科目。
25分的學生:根據科目的不同能力,修讀G1或G2的科目。
26-30分的學生:修讀G1的科目。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直通車學校(IP)、特選學校、單源流制學校因為本身集合的就是水平接近的學生,因此不會進行科目編班制。
而且從2027年起,新加坡的中學生將獲得同一份新加坡劍橋中學教育證書(Singapore-Cambridge Secondary Education Certificate,簡稱SEC),這將取代O水準和N水準的會考證書。SEC反應的是學生所選讀的科目組合和科目等級。

圖片源於網絡

A水準課程將有五大變化
到了高中階段,A水準的變化更是與大家息息相關,總的來說這次A水準的調整表現在五大方面。

專題作業不再分等級
從2024年入學的學生開始,專題作業的成績將不再分等級,而是改成「及格」與「不及格」的評估方式,這也就意味著專題作業的得分不再會影響學生的A水準總分。要申請大學,學生只需要拿到「及格」就可以,這將大大減輕大家的得分負擔。

圖片源於網絡
英文理解與寫作(GP)將成為必修科目
從2024年開始,A水準的學生必須要修讀理解與寫作課程,不能再用主修知識探索來代替這門課。

圖片源於網絡
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取消年中考試
為了減少「唯分數論」,從2024年開始,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將逐步取消年中考試。教育部也表示,取消年中考試不代表會有更多的考試和計分測驗,學校一個學期,每個科目不能有超過一次的計分測驗。

圖片源於網絡
大學入學的總積分改成70分
目前,A水準會考的考生必須用三科主修、一科副修、理解與寫作以及專題作業的總積分來報考大學,總分為90分。
這次制度調整後,大學入學的總積分改成70分,以三科主修以及理解與寫作的成績來計算。

圖片源於網絡
第四個內容科目的計算方式
A水準會考的副修、專題作業和母語的成績只有在能夠提高總分的情況下才會被計算在內。這也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副修的科目,而不局限於考試上。

圖片源於網絡

擴大理工學院預科班的招生範圍
大部分學生報考理工學院都是用O水準的成績來申請的,不過理工學院都開設了預科班(PFP),可以直接錄取N水準分數優異的普通學術源流學生,先讀一年的基礎課,再修讀文憑課程,這樣學生就無需再參加O水準的考試。
為了配合中學編班制,理工學院的預科班也將會把招生範圍擴大到修讀G3科目或者混合G2和G3科目的學生。這個舉措將從2028年開始,預計到時候每年可以接受的學生將從1700人增加到2600人。

圖片源於網絡

提高成人的大學就讀率
新加坡將進一步貫徹「終身學習」的理念,踏入職場之後,也要通過教育和培訓課程來進修,特別是希望轉型的人才。
到了2025年,公立大學整體會增加2300個名額,多數面向成人學員,讓更多工作人士能夠提升自己。

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