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讀幼兒園、中小學的基礎教育階段,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讀書?
想讓孩子跳出應試教育,走國際課程體系路線,但是面對未知的海外低齡留學,又有點擔心風險。
這是中國很多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
究竟是留在中國讀國際學校好呢,還是趁早出國留學好呢?正在糾結的家長可以看下去,本篇應該會對你有幫助。
根據過去我們的海量諮詢,家長們主要可以分為以下4種: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未來規劃和學習表現都充滿了不確定,但好處是孩子的可塑性也是最大的。
如果這個時候進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學習,孩子能很快融入,可以成為雙語寶寶。如果後續的中小學也使用英文學習,孩子的英文使用能力甚至能比中文還厲害。
新加坡很多國際學校幼兒園在暑期都有1-2周的體驗課程,大多數的國際學校也都可以安排半天或者幾個小時的探訪。
如果孩子可以在大人的陪同下,去新加坡旅遊,順便參加一個短期的交流活動或者校園探訪,不僅可以增長見識,跟學校老師交流一下,還可以切身感受和國內公立教育體系的不同,更有利於家長為孩子做長遠的教育規劃。
幼小階段,家庭移居新加坡

未來全家準備去新加坡工作或者生活,也有長期或三五年留在海外的打算,那孩子自然最好能跟父母一起出來。從小讀國際課程體系,更有利於申請海外本科。
新加坡大多數國際學校採用IB體系,也有部分學校提供AP、HSC等美國、澳洲的課程體系。
這些海外課程體系,尤其是IB課程,難度較大,以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為主,與國內課程鍛鍊的能力差異比較大。如果孩子比較晚才進入到這種體系去學習,可能很難跟得上,所以趕早不趕晚。
孩子年紀小,純粹希望擁有海外教育體驗

這種情況下,要看整個大家庭的成員結構。
如果父母在國內有穩定工作,且奶奶、姥姥沒有能力和精力陪讀,孩子年紀又比較小,建議三思而後行。這種情況下,無非是兩種選擇,要麼媽媽一方辭職(新加坡無法為陪讀爸爸提供學生簽證),帶孩子專職來新加坡讀書;要麼孩子要自己來新加坡,住寄宿家庭,孩子在小學階段一人獨自面對陌生的文化環境,適應起來難度還是有的。
如果能做到前者,媽媽或者奶奶姥姥陪讀,那完全可以嘗試。
孩子在中學階段,家長不陪讀

如果孩子目前已經上中學,準備讓孩子獨自來新加坡國際學校,這種情況要逐個案例分析,看孩子本身是哪種類型。
如果這種選擇的優勢是孩子能夠提早去適應國外的教學體系,也更加容易鍛鍊出獨立性。新加坡安全係數高,個人持槍不合法,搶劫和盜竊也幾乎沒有,低齡留學家長最擔心的安全不成問題。加上距離國內近,跟很多一二線城市都有直飛航班,即使孩子想家了,一張機票也能早上出門,下午甚至中午到家。
但如果孩子自律性低,心智不夠成熟,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那麼低齡留學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成績和自律性都一般,更建議孩子初中畢業後,直接申請新加坡的本科預科,更加年長,更能應對陌生環境。
失敗的家庭通常有一個誤區:小孩學習不好我就花錢送他出國,只要錢花夠了(無論是請顧問還是找最頂尖的國際學校、國際課程),就能讓他讀到頂尖大學。
但事實根本不是這樣,尤其是新加坡。
新加坡國際學校出名的原因,就是「不水」,學校成績好,教育質量高。新加坡國際學校留學,如果是在國內讀不好,來新加坡卷英文為母語的賽道就更困難。

低齡留學到底值不值,本身就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建議家長從多方面考慮,謹慎做出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