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又是一年開學季,小鮮肉也陸陸續續來到學校, NTU校園可是多次當選全球十大最美校園。一名合格的NTUer學生,一定要能在面對操著各國口音的遊客面前驕傲的告訴他們校園內的景點在哪。

Campus Art Trail
校方最近也大力推出了NTU的校園藝術路線(Campus Art Trail),且讓小助手做個導遊,初來乍到的小夥伴千萬不能錯過這些NTU的景點。
趕緊跟著小編的小紅旗
開車啦!


The Wave


從大多數碩博新生所住的Graduate Hall出發,往南行走一公里。就能到達學校新建的體育場---大波浪(The Wave)。

作為NTU的新地標之一,The Wave的屋頂長度為72m, 由7個全木質的弓形組成。是東南亞第一個大規模使用木質拱頂技術的建築。木材來源於種植的可再生森林,廢棄後可以降解,非常環保。雖然是木質,特殊的工藝使得The Wave的屋頂兼具抗潮與防火的功能,並且擁有高過鋼鐵的比強度,是新型環保材料與藝術感的完美結合。


Pioneer and Crescent Hall


從The Wave 出發,步行五分鐘,就到了NTU最環保的宿舍樓The Pioneer and Crescent Hall。
宿舍樓建造成8顆樹的形狀,坐落在綠洲之中。

樓下環繞的就是安靜的湖面。
屋頂安裝了300個太陽能裝置,用以提供宿舍樓的日常用電。而平日落下的雨水,經過植被的過濾之後彙集到樓下的湖中,再經過過濾後送回到上游的蓄水池或者灌溉周邊植被。


華裔館


從環保宿舍樓出發,沿著校園外圍向西走數百米,就到了NTU華人文化的聖地,華裔館。
華裔館是中國以外唯一一家專注于海外華人文化研究的大學研究中心,為NTU旗下的自主研究機構,其主樓落成於1953年,並於1999年被列為新加坡國家古蹟。

館藏有豐富的東南亞華人歷史相關的展品,是很多到校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
本校學生憑證免費進入,校外人員需要購買門票。
華裔館前方就是風景秀麗的雲南園,側方是南大湖。

NTU的校訓以及南洋大學老校門就坐落在雲南園內,可惜近日雲南園正在施工,暫時無法與南洋大學老校門合影。

The Hive


到了雲南園,就可以看到NTU最負盛名的地標---小籠包(The Hive)了。

建築的本意是模仿蜂巢,最後落成後因酷似小籠包而得名。學習的座椅旁邊就是大量的綠葉,建築屋頂以及內部充滿了大量植物。中空的露天設計能有效的幫助建築內部的採光以及散熱,有效節約用電。不得不說,小籠包正是美貌與節能的完美結合。話不多說,上圖。


EMB


從小籠包出發,穿過學校主教學樓,就到了Experimental Medicine Building (EMB)。

EMB是NTU李光前醫學院的實驗樓。其設計極具現代感, 通過天橋與生命學院的屋頂花園相連。樓體被全黑色玻璃包裹,其設計與遠在市中心Novena的主樓遙相呼應。

Novena Campus

The Arc


從EMB出發,步行十餘分鐘,就能看到學校新的學習中心---The Arc。

作為在小籠包後新建的第二個學習中心,The Arc在環保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不僅有著唯美的外觀,其教室的設計也別具一格。適用於全新的「翻轉課堂」教育模式,有利於學生與老師的溝通。

樓的建設過程中採用了新型製冷技術,可回收建材以及太陽能等多種環保技術,於2017榮獲新加坡建設局綠色標記鉑金獎(Green Mark Plati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