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好玩,小特魯多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演講,一夜之間,因為身上發現有「馬來血統」,成為「新加坡表哥」。
為什麼是「新加坡表哥」呢?
因為新加坡文物局發現,新加坡的建立者之一、首任駐紮長官,是他的七世外祖父,而七世外祖母,是個法國人和馬來女人的混血兒。
這不就有了馬來血統了嗎?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有個同學提問,稱呼小特魯多為「加拿大總統」,被小特魯多糾正,並開玩笑說,「我的職位是『加拿大總理』,不過無所謂,你可以叫我賈斯汀,或者,如果你是新加坡人的話,可以叫我表哥。」
「新加坡表哥」的梗,就是這麼來的。
小特魯多的祖上真有這麼牛,可以追溯到新加坡最重要的兩位建立者之一?是開玩笑,還是真的歷史?
是真的。不開玩笑。讓我們來講一下來龍去脈。
小特魯多的七世外祖父,新加坡建立者威廉法夸爾(William Farquhar)

(1774-1839)
當年拿破崙敗走滑鐵盧,荷蘭強盛起來,到處搞殖民地,包括現在馬來西亞、印尼這些地方,都是荷蘭人的。
英國有了印度,想往東擴。有個17歲的蘇格蘭阿伯丁人,作為軍校生,加入了東印度公司,派遣到馬德拉斯,幾年後,進入遠征軍,從荷蘭人手中奪取了馬六甲。
才29歲,他就當上了馬六甲第一行政長官(Resident of Malacca),在馬六甲乾了很多年,被當地人稱為「馬六甲之王」。
不錯,他就是威廉法夸爾。他學會了馬來語,還找了個馬來美女Antoinette "Nonio" Clement。馬來美女,實際上是法國人和馬來女人的混血。這個女人,在當地有「馬來王后」之稱。
本來很開心,很快活。可是倫敦突然通知,英國要把馬六甲還給荷蘭,讓他去配合前爪哇總督萊佛士,去找一塊新地兒。
萊佛士,在今天的新加坡,是鼎鼎大名。新加坡最頂尖的萊佛士書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被看做「新加坡之父」,在新加坡到處有他名字命名的地名。
他是老大,小特魯多的祖上,實際上是老二。
老二發現了今天新加坡這個島,當時是個荒島,似乎還沒荷蘭人什麼事兒,於是去商量占下這塊地兒。差不多談好了,請來了領導萊佛士。
1819年,老二陪老大登上新加坡島,爬上福康寧山(Fort Canning Hill),老大眺望遠方,大手一揮,老二放了一槍,插上大英帝國的國旗,就宣布新加坡屬於英國的了。
萊佛士當即任命威廉法夸爾為新加坡第一任駐紮長官,因為還不那麼合法,不能叫總督,就叫駐紮長官,讓他在新加坡設立貿易站,對過往船隻不要收稅,把新加坡建為自由貿易港。
吩咐完了,就走了。從1819-1823年,都是威廉法夸爾在新加坡干,一邊搞建設,一邊想盡辦法賺錢。而老大萊佛士,總共沒來幾次。但是今時今日,歷史似乎只記住了萊佛士,卻淡忘了威廉法夸爾。
是的,人們只記住老大,不會記住老二,老二乾的功勞,都算在老大身上,乾的錯事,都算在自己身上。哪裡都一樣。
威廉法夸爾離任次年,英國和荷蘭談妥了,荷蘭正式承認新加坡為英國殖民地。到了1826年,英國將檳城、新加坡、馬六甲三個港口統一為海峽殖民地,設立海峽殖民地總督。到了1946年,新加坡單立,正式設立新加坡總督。
新加坡在二戰中淪陷給了日本,戰後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又揮淚獨立,在一窮二白的狀態下,在馬來的包圍下,成為獨立的新加坡,幾十年時間,發展為今天的小龍。
回過頭來一看,呀,小特魯多的祖先,在新加坡歷史上,寫下了隆重一筆。他祖先去那兒時,還是個荒島,只有幾個村民。
從威廉法夸爾,是怎麼到小特魯多的?

威廉法夸爾,不是有個馬六甲女人麼?他們生了個虐而,叫Esther Farquhar。嫁給了一個姓Bernard的男子,成了Esther Bernard。
Esther Bernard死後,就葬在新加坡福康寧山上,小特魯多此次去新加坡,找到了自己祖奶奶的墓碑,自拍傳給了索菲亞和孩子們看。
話說Esther Bernard,有個孫子Charles,移民到了加拿大卑詩省。再過了兩代,有了小特魯多的媽媽Margaret Sinclair。小特魯多的媽媽18歲時,遇到了老特魯多,當時老特魯多還是加拿大的司法部長,不過一年後,就變加拿大總理了。
他們結婚,長子就是小特魯多。
就是這麼傳下來的。
所以,小特魯多母系這一邊往上推,可以推到威廉法夸爾。當然,你還可以推到那個法國-馬來混血,再往上推一輩,還是個馬來人呢。
小特魯多的祖上,有一個馬來人。他體內有馬來血統,或者說,亞裔血統。
將近200年前,他七世祖爬上新加坡的福康寧山,現在,他也爬山了福康寧山,去身親認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