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誇張地說,我第一次吃到他的時候,直接給我吃哭了。

如果是第一次約會,就不要選這麼不保險的菜系了。
當年,彼時的男朋友第一次帶我去炎熱潮濕的 hawker centre,自作聰明地為我點了一份 Biryani Rice, 以顯示他更卓越的本地品味。我感受了一番,顯然無法買帳,憤然離去。所幸,他壓倒性的品味還是把我帶過去了,影響至今。
突然有個想法,會不會有人會覺得自己的味覺比別人更 superior 的呢?就像喝咖啡的鄙視鏈一樣。。。
譬如喜歡吃香菜的 vs 不喜歡吃香菜的?
譬如喜歡吃豬大腸 vs 不喜歡吃豬大腸的?
譬如喜歡吃蛆都爬出來的藍紋芝士的人,會不會覺得自己的品味真的很高級?
i don't know

很可愛的是,吃這份 Biryani Rice 時,聽到坐隔壁的年輕男女是這樣對話的,」你不喜歡吃這個啊,那你說啊「。然後看到他們很快起身走了,桌上留下不少殘羹剩餚。我就說吧,這個選擇很 risky。
可如今的我,真的怎麼這麼吃的開呢(僅限字面上的「吃的開」

)。我當真不再覺得這飯奇香難擋。

Dosa 這個食物我是前年才第一次吃到,在新加坡並不是每一個賣印度飛餅的攤位都有他,他獨特的因為發酵而帶有的標誌性酸味,和蓬鬆的口感,讓人無法忘懷。魔都也有很多尚可的印度菜,然後完全沒有找到過 dosa,所以我也一度很饞因而找了專門講 dosa 的書,然而人更懶至今沒試過自己做。
Dosa 可以想像成是印度版的煎餅,只是他的麵糊里是打碎的米和扁豆,和香料,和勻的麵糊常常要經歷十多小時的發酵,再像 pancake 那麼攤平煎熟。
由於發酵過程可以破壞豆類中的植酸,防止植酸阻礙礦物質吸收;且發酵後的食物更容易被消化,形成的乳酸也能促進腸道健康。而我欣賞他僅僅因為他的口感,餅皮是脆的,結構是紮實的,綿密但不緊,是蓬鬆的,能想像麼,加之裡面經常包裹著 masala 調味的土豆泥,超喜歡。
也留一個他的做法,興許我哪天一覺醒來不懶了。
2杯白米
1杯去皮打碎的黑扁豆
3大勺黃扁豆(或鷹嘴豆)
1/2小勺葫蘆巴籽
21/2小勺鹽
椰子油,葵花籽油或印度酥油
方法
1. 米淘凈,浸沒在水裡。
2. 黑扁豆、黃扁豆和葫蘆巴籽洗凈,浸沒在水裡。
3. 毛巾蓋上,放置4到8小時。瀝干米,水備用。瀝干豆,水棄用。
4. 取1/2杯浸米的水和米一起攪打,低速打,慢慢再倒入1/2杯浸米的水,攪打到順滑。放置在一個碗里。
5. 在攪拌機里加入豆類,加一杯浸米的水,打到完全順滑。放進盛米糊的碗里,用手和勻。
6. 用乾淨的布蓋住麵糰,放置在溫暖的地方(最好32度)8到12小時,直到麵糰變厚,長到大約兩倍大,有一些酸味。
7. 溶解鹽在1杯水裡,倒在麵糰上並攪勻,攪散任何變硬的表面。蓋起來,在冰箱裡放置2小時。
8. 後面就是煎餅的那些動作了。。。。。。

(圖片及做法來自 Dosa Kitchen, Nash Patel)
Springleaf Prata Place |
390 Upper Bukit Timah Road, Singapore 678045
螃蟹米粉 Crab Beehoon

新加坡的 official 名菜大概會是辣椒螃蟹吧。而即使是螃蟹這種生來高貴的食材,在新加坡也有平易近人的詮釋。
螃蟹米粉比較多的做法是拿姜蔥炒、加XO,並且帶一些白湯,配粗的米粉,比較像魚片湯的感覺,因此我一直學不會欣賞,因為螃蟹歸螃蟹,米粉還是米粉,毫無關係。
而這家的螃蟹米粉更像是福建蝦面,我感覺蟹一定用熱油煎炒過,所以焦香很明顯,蟹本身的鮮甜也被帶出來,湯汁已經不用辣椒、黑胡椒這些重口味幫忙,足夠讓米粉吸足味道。三言兩語真的很難說清,為什麼有時候龍蝦湯儘管熬得那麼到位了,可是龍蝦意面還是像兩家人一樣。要他們在一起,熟的剛好,琴瑟和鳴,那一定是要練習再練習了。
這盆螃蟹米粉,在場的大家都很愛。也可以試試別的菜,他們的牛排也是絕了,煎得好,調味好。Again,真的,在新加坡,你根本不必去高尚的法餐廳。

Holy Crab |
2 Tan Quee Lan Street, #01-03, Singapore 188091
叻沙 Laksa

叻沙,對大部分遊客都不陌生的東南亞味道。
然而,在魔都,你依然找不到很優秀的 laksa,所以每次回新加坡,我還是會去吃加東叻沙。

加東區域,本身就帶著很濃的娘惹風情,隨便走都能看到狹長的土生華人建築風格的排屋。此建築特色其實源自於土生華人文化的發源地馬六甲,當時馬六甲的荷蘭殖民政府以建築物的寬度來計算應繳納的房屋稅款,因此造就了這種深長卻狹窄的房屋設計。這些狹窄卻裝飾華美的門面,完全掩飾了住宅內里進深的真實面貌。屋內的庭院和氣孔的設計則是為了更好的通風與照明。
我也是有幸曾跟一位馬六甲富二代共事過,才能跟著同事們一起去參觀他家當地的豪宅,和被遊客當作景點拍照的他家祠堂。沒有這樣的同事的,可以找當地的精品酒店,也能住進這樣子的老宅子裡,非常有特色。還有小燕子會進房子築巢,為你產下最正宗的馬來西亞燕窩。
不過這次我吃的不是加東的 laksa,本次行程中我在三個地方吃了 laksa。

而我本來是想來這裡品嘗一碗馬來西亞檳城亞參叻沙的,到了才發現他們把檳城叻沙做到自助餐菜單里去了,所以我就無奈單點了一碗星級酒店裡的 laksa lemak。不管怎麼說,這個酒店的廚房裡肯定還是有一位擅長煮本地料理的大廚的,且鑒於他們優越開闊的市景,我想這碗 laksa 是值得推薦的。所謂 laksa lemak,大約是相對檳城亞參叻沙的,lamak 就是 nasi lemak 的 lemak -- 椰漿,新加坡的加東系的叻沙都是加了椰漿的,而不是檳城那種帶著羅望子的酸味的。

Sky 22 |
99 Irrawaddy Road, Courtyard by Marriott Novena, Singapore 329568
好啦,每次的篇幅都會長到不是真愛就讀不到底。
真的,不是真愛,也不會什麼都想吃,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稍後可能會想延伸寫一寫新加坡的甜品,尤其是艷麗的娘惹甜品,敬請期待。

P.S. 新加坡的有些路名比較不好記,地方雖小,很多時候計程車司機也不知道哪裡是哪裡,但是請記得、報郵政編碼給他們,他們就能帶你去了,可以精確到小區里的一幢房子。我自己覺得很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