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開始,
新加坡有15所中學
將開設一個為期兩年的項目,
採用創造性的方式,
通過浸入式旅行和夏令營
讓學生學習中文、馬來語或淡米爾語文學。
新加坡目前有5所初級學院提供華文特選課程,並會擴展至十所中文學校。該計劃旨在讓學生更好地欣賞母語,並在學校推廣雙語教學。

1

教育部部長王乙康在昨天(5月28日)的教師大會上宣布了這一消息,他說學習語言具有經濟、認知和文化效益,在一個國家的文化認同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雖然由於實際原因,英語被採納為一種通用的工作語言,但王乙康指出,英語世界的文化並非我們的文化。
「
「我們不能只是接受別人的文化,我們需要學習我們自己的母語來了解我們各自社區的文化。然後在接下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從各自的祖先文化中汲取精華,共同打造自己獨特的新加坡特色。」
」

2

雖然使用母語作為家庭主要語言的家庭比例有所下降,但雙語家庭的比例在過去20年從80%升至90%。
王乙康表示,未來一到兩年,將有更多的學校提供會話式母語課程,向更多學生開放。
此外,法語和日語等第三語言的學習也將靈活和開放,不再局限於排名前10%的學生。未來,越南語和泰國語等更多的地區性語言也將加入進來。
作為語文特選課程的一部分,學生可以參加豐富多彩的課程活動,如海外旅行、當地營地活動、與作者見面會議等。

3

此次項目中的15所中學將各提供一門語文特選課程。
例如,九所學校中,包括聖公會中學、中正中學(總校)、德明政府中學、華僑中學、海星中學、南僑中學、南華中學、南洋女子中學校和淡馬錫初級學院(中學部)將提供漢語選修課程。
新加坡安德遜中學、武吉班讓政府高級中學和丹絨加東中學將提供馬來語選修課程;
大英國協中學、河濱中學和義道中學將提供泰米爾語選修課程。
王乙康指出,這些學校大多是「特別援助計劃」(SAP)學校,他表示:
「從這些學校開始是很自然的,但假以時日,我們應該擴大到更多學校,以擴大參與。」
王乙康表示,這些舉措將表明,LEP不僅面向特定的學生群體,而且面向更大範圍的學生群體,他們應該對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充滿信心。

4

29歲的Syafiqah Adha Sallehin是一名受過古典音樂訓練的音樂家和作曲家,她參加了馬來語選修課程,在學習過程中,她發現母語讓她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和馬來人身份,這對她的工作很有幫助。
作為合奏團Gendang Akustika的音樂總監,她創作的音樂融合了傳統馬來語和當代音樂風格。
她說:「學習馬來語讓我意識到,語言中真的包含了馬來身份的精神。這讓我意識到,文化和語言本質上是我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