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可揚
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在人力部政府施政方針附錄中說,外籍員工政策旨在支持經濟發展,為國人製造良好就業機會,這些政策不時調整,以便在保持堅實新加坡雇員核心的同時也滿足企業的人力需要。
新加坡人力部將進一步調整外籍員工政策,其中包括提高S准證和就業准證薪金門檻,細節將在近期公布。這意味著僱主未來須支付更高薪金成本,才能為中高級外籍員工申請或更新准證。
目前,適用於技術人員的S准證月薪門檻為2400元(新元,下同,12096.21人民幣),而適用於專業人士、經理和行政人員的就業准證,月薪門檻剛在今年5月提高至3900元。較年長而且擁有相關經驗的外籍員工,月入門檻也相應較高。

新加坡市區中正在過馬路的上班人士。(檔案照)
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在該部政府施政方針附錄中說,外籍員工政策旨在支持經濟發展,從而為國人製造良好就業機會,這些政策不時調整,以便在保持堅實新加坡雇員核心的同時也滿足企業的人力需要。
她指出,每10名新加坡當地就業者中就有近六名屬於專業人士、經理、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PMET),此比例已躋身全世界最高之一,就業准證持有者和本地PMET的比例則是一對七。
她說,冠病疫情影響就業市場,政府決定相應調整勞動力政策,以反映新局面。「即便我國依然向世界敞開大門以加快經濟復甦的步伐,但冠病危機凸顯僱主公平對待國人的重要性,僱主也應在可行情況下實現S准證和就業准證持有者的多元化……當局也將密切關注裁員行動,確保它們以公平方式進行。」

新加坡貿工部長陳振聲(左二)、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右二)和楊莉明(右一)在一公司參觀。(聯合z早報
楊莉明也重申,新加坡繼續歡迎能引進稀缺技能或開拓新機會的企業,但與此同時,當局也要求企業投入更多精力發展和加強工作團隊中的新加坡人核心。
此外,人力部日後也將繼續推廣漸進式薪金模式,以便提高低收入工人的薪金。楊莉明指出,過去五年里,率先推行該模式的清潔、保安和園景業全職員工月入已增加三成,這遠遠高於工資中位數的增長。
「政府首要目標是確保這些工人保住飯碗,但日後我們會以切實可行的方式,在保持較低本地失業率的同時推廣漸進式薪金。」
她也說,這些努力需僱主、服務購買者和整個社會的長期投入,「我們可能得為服務支付稍高的費用,以便讓低收入者找到更好的工作及賺取更高收入」。
全國職工總會助理秘書長鄭德源昨晚(8月26日)也在面簿貼文說,人力部檢討外籍員工月入門檻,以便為本地PMET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這些措施將聯同公平考量框架和公平裁員框架等措施,消除不公平做法,確保工作場所公平。
除了人力部,昨天在「經濟」主題下發表政府施政方針附錄的還有貿工部、通訊及新聞部以及隸屬總理公署的金融管理局和國立研究基金會。
王瑞傑:當務之急保住工人飯碗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在面簿貼文指出,政府當務之急是保住工人飯碗,並幫可行的企業繼續生存下去。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右一)8月20日在一家醫療設備生產公司參觀。(新加坡商業時報)
他也說,讓經濟復甦的能力取決於新加坡勞資政三方夥伴協作的力度。「前行不易,但集體的力量和重建更美好家園的決心將能讓我們挺過這場危機,而且越戰越勇。」
新加坡人力部施政方針附錄:
配合全國就業理事會,協助失業者回返職場,包括提供10萬個就業和技能提升機會
減少自僱人士面對的付款糾紛、傷病造成的收入損失,同時提升技能
通過新設的「保障、關懷與接觸小組」,為客工提供公共醫療和保障
落實工作與生活和諧公民諮詢小組的建議,提供資源促進靈活工作安排、工作與生活和諧等
定期檢討就業入息補助和樂齡補貼等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