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失業率上升幅度恐創新高

2020年05月04日   •   2萬次閱讀

4月29日,新加坡人力部發布《勞動力市場先期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整體失業率的初步預估值為2.4%,高於2019年第四季度的2.3%,但低於分析人士此前預測的2.6%。

同時,新加坡2020年第一季度總就業人數(不包括女傭)減少了19,900人,是自2003年第二季度SARS疫情之後減少量最多的一個季度;該季度新加坡裁員數量為3,000人,略高於前一季度的2,670人,裁員增長主要出自服務業,製造業和建築業裁員與前一季度持平。

金瑄培表示,第一季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數據最積極的一面是相對溫和的裁員情況以及僅僅略有上升的整體失業率。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創紀錄規模的2020年財政預算,特別是其中的就業支持計劃,有望幫助企業減少或推遲裁員。

但現在的關鍵是,新加坡政府如何採取政策措施來應對可能在今年第二季度甚至更晚出現的更嚴重的經濟逆風。

教授簡介

Kim Sun Bae | 金瑄培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策略與政策系實踐教授

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

前高盛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教研領域:發展經濟學、中日經濟史、公司金融及銀行理論等

他說,第一季度的勞動力市場數據中,外籍人口就業量顯著減少並不令人驚訝,大幅調整外籍人口就業一直是新加坡勞動力市場的一個顯著特徵。在經濟衰退期間,外籍人口就業量的減少可以幫助新加坡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整體失業率。

展望第二季度勞動力市場,金瑄培認為,新加坡經濟萎縮情況和因此導致的裁員情況在第二季度都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原因是新加坡政府目前採取的「斷路器」阻斷措施將持續到6月1日。

從歷史來看,新加坡的整體失業率在2003年第三季度SARS爆發後上升到4.8%;居民失業率更是高達6.2%。2009年第三季度,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新加坡整體失業率上升至3.3%,居民失業率為4.9%。

2020年,新加坡的失業率上升幅度很可能會超過歷史最高水平。這是因為今年新加坡的經濟衰退將比過去30年的所有衰退都要嚴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新預測,如果疫情持續時間延長,2020年新加坡的國內生產總值增幅將低於此前預期的「-4%至-1%」,而私營經濟部門的預測更加悲觀,認為新加坡經濟今年將收縮4-10%。

分行業來看,占新加坡總就業人數75%的服務業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服務業、零售業、酒店業、餐飲業和運輸業將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

新加坡是一個高度開放的經濟體,全球經濟衰退將抑制新加坡的出口。儘管人力部的數據顯示,醫療、公共管理和專業服務等行業在第一季度增加了就業,但這些行業的勞動者可能要付出工作時間減少和工資調整的「代價」。

金瑄培表示,新加坡政府推出的就業支持計劃和預算案中包含的更廣泛的財政刺激措施,都是應對嚴重經濟衰退的及時而精巧的政策措施。然而,這些政策雖將有助於緩解勞動力市場的緊縮,但它們不會完全消除失業。

首先,新加坡政府2020年預算的目的是抑制經濟下滑,而不是消除經濟下滑,即使今年預算案具有相當的擴張性。從歷史上看,經濟衰退和失業是密切相關的。

其次,就業支持計劃旨在幫助企業留住本地雇員,也就是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非本地雇員,包括外籍勞工,都不符合受助資格,而這部分勞動力占新加坡勞動力總數的近40%。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總就業人數(不包括女傭)減少了19,900人,主要就是因為外籍人口就業量下降。

他認為,新加坡雖然預期將在6月放鬆阻斷措施,但是經濟和消費重回正軌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事件」。各種疫情阻斷措施的放鬆都是分階段降低其嚴格程度,而不是「開關」方式直接關閉。

同時,一旦經濟「重新開放」,消費者和企業是否會以一種「開關」的二元模式回到「一切如常」的狀態,目前仍不確定。

金瑄培說,目前包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內,大部分機構都預測新加坡經濟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觸底,隨後在下半年出現復甦,這一預測也適用於包括美國和中國在內的其它經濟體。所有這些預測都假定疫情大流行及其帶來的經濟損失將在2020年第二季度達到頂峰。

考慮到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數量的走勢,到目前為止,這些預測似乎是合理的。但他提醒說,關鍵在於是否會有另一波或第二波的疫情大流行,以及經濟復甦是會呈現v型反彈還是溫和上漲。

金瑄培表示,新加坡政府可以通過兩類措施來促進就業。

第一,從醫學角度,通過保持社交距離、增加檢測、跟蹤等手段來遏制疫情大流行。雖然這些措施短期會導致就業崗位的減少,但從長遠來看,這些都是必要的措施,能應對長期的、更加嚴重的失業風險。

第二,從經濟政策角度,通過放鬆財政和貨幣政策應對越發嚴重的經濟衰退,從而挽救就業。

此外,金瑄培認為,經濟衰退或許可以成為新加坡提高勞動力技能水平的機會。他說,新加坡政府和經濟一直以來都在面對改善不斷下滑的生產率這一重大挑戰。

在過去經濟蓬勃發展時,行業和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外籍勞動力來提高產出,因此通過投資和重組來提高生產率的動力不足。當目前經濟嚴重衰退,企業面對破產風險時,各方反而可能會集中精力,採取有助於在中長期提高生產率的措施。

目前,新加坡政府已經出台了多項政策措施,鼓勵本地勞動者參加課程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文章轉自新華財經,2020年4月30日

原題為「【環球財經】學者稱二季度新加坡勞動力市場惡化將更加明顯」

記者:李曉渝;編輯: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