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港劇,不僅在內地紅火,整個東南亞地區也為之傾倒。
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曾經根據收視率、錄像帶以及獲獎情況等,綜合評定出二十世紀華語百部經典電視劇。

兩份榜單雖有微差,但一眼望去差不多都是港劇,前十名占了9部之多,今天就以新加坡榜單,和大家介紹一下前十名的劇集。
01、《上海灘》
兩份榜單皆是第一名,毫無爭議。
《上海灘》的靈感來自電影《江湖龍虎鬥》,一些場面還參考了《教父》,此劇當年一播出,轟動一時,引進內地的時候,也是萬人空巷的情景。

當年男生們模仿許文強黑帽、風衣、白手套的造型,女生們和馮程程留著一樣的麻花辮,至今想起仍是最美好的回憶。

劇集的成功離不開演員精彩的表演,周潤發將矛盾的許文強,演繹的魅力四射,而趙雅芝塑造的馮程程,美麗、純潔、聰明、勇敢、善良,只可惜兩個相愛的人沒有好的結局,最美好的畫面就是那幕「雪中漫步」了。

那首葉麗儀演唱的氣勢恢宏的同名主題曲,也是成功要素之一,殊不知如此快意恩仇的歌詞,黃霑竟然是拉肚子產生的靈感,20分鐘就完成了,寫完之後他才意識到,自己不知道黃浦江有沒有浪,但因為時間關係,也就沒有考證。

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周潤發並不是許文強的第一人選,而是鄭少秋,因為秋官拍《楚留香》過度勞累而病倒,沒有時間拍攝,所以推薦了周潤發。
02、《大時代》
號稱第一港劇,排名第2,實至名歸,馬來西亞榜單將其排在了第4名。
劇中不少人物都有原型,比如經典的「孝婷戀」是徐琛和劉屏麗,龍成邦和周濟生是呂樂和跛豪,三大富豪是李嘉誠、何鴻燊和霍英東。

作為靈魂人物的丁蟹,原型來自編劇曾謹昌的一個朋友(性格相像),他的理念是報仇點到為止,報恩家破人亡。
鄭少秋將這個偏執狂塑造的一臉無辜,演技之精湛,都讓人忘了他曾經是個正氣凜然的大俠。

其實丁蟹一開始首選是萬梓良,編劇和導演覺得,萬子一拳打死人,比較讓人信服。
劇中每一個人物都恰如其分,藍潔瑛的玲姐,人生如戲,悲苦一生,一輩子守護著和方進新的愛情,劉松仁因為檔期問題,雖然只演了幾集,但也貢獻了教科書式表演。

每每聽到王菲那首《容易受傷的女人》,就會想起玲姐和方進新在漫天飄絮中尋找戒指的畫面,這也成為了電視劇史上最經典的畫面之一。
03、《網中人》
1979年的劇集,李添勝監製,王晶是其中一位編劇,周潤發和鄭裕玲因為這部劇,奠定了銀幕情侶形象,裡面的吻戲很經典。
其實這部劇第一女主角原本是繆騫人,但她後來無故失蹤,電視台找到她的時候,得到「辭演」的回覆,和亞視的《天蠶變》莫名類似。

無奈之下,編劇只能把這個人物寫死,然後給周潤發再開一條感情戲,也就是歐陽佩珊飾演的區曉華,最後也是安排兩人在一起。

此時觀眾不滿意了,打電話和寫信給電視台,要求周潤發和鄭裕玲是一對(當時邊拍邊播),為了收視率,於是把歐陽佩珊寫死,最終成就了周潤發與鄭裕玲這一對。
04、《義不容情》
《大時代》之前,韋家輝還有這部神劇,同時也是一部悲劇,就連最後一點希望他也不給留。
很多人猜測結尾是楚君留下的字條:君已死,請忘記。而韋家輝多次公開表示,楚君在大地震中已死,神秘女子是陳少玲,不過扮演者卻是劉嘉玲。

當年很多編劇寫過其他版本,比如楚君沒有死,只是毀了容,但都被韋家輝否決了,他要將悲劇貫徹到底。
《大時代》有丁蟹,而《義不容情》則有丁有康,號稱港劇第一奸角,可謂是喪心病狂,毫無人性,扮演者溫兆倫因此成名,當年走在大街上都被人扔雞蛋。

隨劇集大火的還有陳百強演唱的主題曲《一生何求》以及王傑演唱的插曲《幾分傷心幾分痴》,至今仍然百聽不厭。
05、《流氓大亨》
又是韋家輝的本子,算是《義不容情》的雛形和前奏,講述一對親兄弟變幻莫測的人生命運,依然是悲劇。

萬梓良精湛的演技奠定了無線一哥的地位,結局那段7分鐘的對白是名場面之一,而且還是萬子自己編寫的,當年的演員不僅有演技,而且還有才華。
據說一開始鄭裕玲聽說萬梓良主演《流氓大亨》的時候,她是準備辭演的,後來見識到了萬子的演技,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萬子為了追求逼真效果,在那場暴打弟弟鍾偉舜的戲中,真打了吳啟華,據說兩人也因此而交惡。
當然了,吳啟華在劇中的角色是真壞,穩坐港劇十大奸角之一,據說當年他自己都恨這個角色,走在大街上也被人指著罵。

06、83版《射鵰英雄傳》
香港電視史上至今為止最多觀眾收看的連續劇,引進到內地的時候,更是火得一塌糊塗,誰家床頭不貼一張翁美玲的黃蓉畫報呢。

黃蓉是全劇的靈魂人物,當年無線通過海選的方式,從1000多人中選中翁美玲,她古裝扮相驚艷,靈氣十足,演技自然,成為了幾代人的偶像。
除了翁美玲,黃日華演出了郭靖的憨厚,苗僑偉有楊康的貴族氣質,劉丹的洪七公、曾江的黃老邪、秦煌的周伯通,江毅的柯鎮惡等,每一個人物都恰如其分,不可替代,成就了最好的一版射鵰英雄傳。

那首《鐵血丹心》一想起,腦海中立馬浮現出了那個刀光劍影的江湖,懷念那個美好的童年追劇時代。
07、《千王之王》
無線的大製作《輪流轉》,原本60集的體量,但收視不敵麗的(亞視前身)出品的《大地恩情》,於是在30集被逼腰斬,也有一種說法是計劃拍攝80集,在第15集的時候被腰斬。

《千王之王》臨危受命,王天林和王晶父子齊上陣,再加上謝賢、汪明荃,傾盡全台的人力物力趕工搶拍,終於替無線挽回了一局。
汪明荃當時一人可抵十點收視,可謂是名不虛傳,但最出彩的還是謝賢,他飾演的老千羅四海有情有義,更是為他贏得了「四哥」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賭神。

王晶也因為《千王之王》的大火,被邵氏看中,開啟了導演之路,自此和賭片結下了不解之緣,成就了賭片之王的名號。
08、《大地恩情》
《大地恩情》腰斬無線的《輪流轉》,無線的《千王之王》扳回一局,但《大地恩情》並未因此停掉原來的計劃,一鼓作氣拍了三部,分別是《家在珠江》、《古都驚雷》和《金山夢》。

這是一部描寫中國近代南方農民生活的史詩級劇集,故事橫跨幾十年,通過楊家的困苦生活,展示了時代的變遷,是一部難得的鄉土題材經典,甚至還有人誇讚第一部是國語歷史上最偉大的電視劇。
民風習俗和鄉土人情,刻畫得非常精準,每一個角色塑造非常成功,比如張瑛的孫學齋、吳回的楊大可、岳華的楊六斤、劉志榮的楊九斤等,他們共同造就了這部最接地氣的港劇。

當然也不能不提一下關正傑演唱的同名主題曲,當年張學友參加歌唱比賽,演唱的正是這首《大地恩情》。
09、央視版《三國演義》
劇集耗資1.7億元人民幣,是當時中國耗資最多的電視劇,大部分錢都用來搭建場景,還動用了40餘萬次群眾演員,還有很多軍人參演。

從1991年3月正式開拍,一直到1994年1月才拍攝完畢,將近3年時間,許多人為了拍片,一兩年沒有回家,而且演員們也都拿著當時最低的片酬,曾有人誇讚,他們是真正的為中華民族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