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簡稱NUH),建立於1985年6月24日,隸屬於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NHG),是一所綜合性的臨床教學醫院,也是新加坡唯一的大學醫院。共有內、外、婦、兒、口腔及頜面外科、整形纖維外科等21個科室,900餘張病床及3700多名員工。
NUH是新加坡第一家重組醫院,也是最早在2004年9月獲得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品質認證的新加坡醫院。在護理方面首先提出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並在其他醫院得到廣泛推廣;在臟器移植方面NUH也占據了領先的地位,1990年成功地進行了新加坡醫療史上第一例肝臟移植手術。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的心血管科、消化和肝病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眼科和兒科在新加坡均有很強的實力。其中,兒科門診與病房有五彩繽紛的兒童樂園,從而減少患兒對醫院的恐懼感,易於接受檢查和治療。

新加坡中央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新加坡中央醫院(簡稱SGH)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醫院。也是最大的急症醫院及全國轉診中心。SGH的辦院宗旨是:"不盡的關懷,卓越的服務"(A Tradition of Caring&Excellence)。
SGH是一所擁有內、外、婦、兒、急診、腫瘤、血液、神經內外科等科室的大型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提供33項臨床專科服務。
SGH有新加坡最大的病理實驗室(Pathology Lab),全國其他醫院的病理檢驗都在該醫院進行。SGH還擁有骨髓中心、透析中心、糖尿病中心等專科診療中心。於2005年有美國醫療機構屬下國際聯合委員會認證為全球第二大醫院。並且承擔著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護士學校的臨床教學任務。

竹腳婦幼醫院(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竹腳醫院(簡稱KKH),建於1942年,是新加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產科醫院。在1990年重組時已擁有514張床位,已接生嬰兒超過120萬,幾乎占新加坡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1983年亞洲第一例試管嬰兒在KKH誕生。
1997年KKH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於同年3月10日正式運行,更名為竹腳婦幼醫院(簡稱KKWCH)。該醫院是新加坡唯一一家婦產科和兒童醫院,為婦女和兒童提供45種醫療專科,是高風險生產、婦科腫瘤、泌尿婦科、兒科腫瘤、兒科手術和兒科心臟開刀的主要急症轉介中心,共有床位900張。醫院承諾致力於病患安全及不斷改善病患護理過程與結果,並於2005年獲得美國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品質認證

樟宜醫院(Changi General Hospital)
新樟宜醫院(簡稱NCH),是由擁有37年歷史的大巴窯醫院和樟宜醫院合併而成的,是新加坡第一所區域性醫院,並已成為新加坡東部地區的醫療中心。該醫院提供23種醫療服務,在運動骨科、普通手術、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和腸胃科方面有卓越表現,是亞洲首家採用關節鏡治療「網球肘」的醫院。在2005年獲得美國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的品質認證。
NCH與國立大學醫院及中央醫院之間有醫療網際網路,可以迅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由於NCH距離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較近,只有約十分鐘的車程,所以能為飛機、機場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病人提供第一線醫療援助。同時,該醫院也承擔著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護士學校的臨床教學任務。

陳篤生醫院(Tan Tock Seng Hospital)
陳篤生醫院(簡稱TTSH),由慈善家陳篤生先生創建於1844年,隸屬於新加坡國立健保集團(NHG)。目前,陳篤生醫院是新加坡第二大急症綜合醫院。醫院歷史悠久,屬下擁有設施完備的康復治療中心、傳染疾病中心、足部護理及義肢設計中心,共設23個科室、30餘間病房、6間重症監護病房,1600餘張病床。
TTSH的主要強項有傳染疾病科、老年病學科、復健醫療科、呼吸內科、風濕病學科以及過敏與免疫學科等。陳篤生醫院還承擔著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護士學校的臨床教學任務。

亞歷山大醫院(Alexandra Hospital)
亞歷山大醫院(簡稱AH),創立於上世紀30年代末。成立時是一家英軍部隊醫院,2000年時重組,如今它是一家可為病人提供個人化服務、擁有400餘張床位的急症綜合醫院。
AH的宗旨是要為病人提供全面而又便利的服務,它深信,只要能照顧到病人的需要,一定能有助於病人更快、更好地痊癒。AH還注重通過公眾教育和健康檢查幫助民眾保持身體健康,其屬下有一所終身保健中心、體重控制診所以及多間不同學科的專科診所。AH為病人提供多媒體簡訊傳送傷口照片服務及「自己動手檢查站」,是首家允許靈犬引導視障病人進入醫院的醫院。該院在2005年獲得國際醫院評鑑聯合會品質認證。

有意願赴新家坡進修學習的老師們,可以聯繫京華醫學,直接在公眾號號後台留言諮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