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自然指數官網發布了《2021年亞太地區自然指數增刊》,按照貢獻度排名,新加坡大學名列前茅!
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於2014年11月首次發布 ,是依託於全球頂級期刊,統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國家)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研究型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數量的資料庫。運用這個資料庫,可以根據各機構的論文發表數量及類別來進行排名和期刊索引。

來源:nature index
3月18日,「2021亞太地區自然指數」發布。其中包括亞太地區高校和科研機構200強名單,以及4個學科類別百強名單:地球與環境科學、物理學、化學、生命科學。統計時間範圍為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

選定期刊,來源:bioworld
自然指數已發展成為國際公認的、能夠衡量機構、國家和地區在自然科學領域的高質量研究產出與合作情況的重要指標,在全球範圍內有很大影響力。

* 圖源Nature Index
自2015年以來,亞太地區在自然指數追蹤的全球產出中的份額從26.9%增長到34.3%,其中中國貢獻了98%的份額。如果沒有中國,該地區的產出份額將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2015-20年日本的貢獻下滑。

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NUS)位列亞洲第10,世界第32,南洋理工大學位列亞洲第15,世界第42。各學科領域前十名排名如下:
亞太區和全球自然指數化學科學科研機構排名

亞太區和全球自然指數地球與環境科研機構排名

亞太區和全球自然指數物理科學科研機構排名

亞太地區和全球自然指數生命科學科研機構排名


本土及國際科研對比,來源:nature index
自然指數創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亞太地區的科研產出增長迅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這一趨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中國的巨大貢獻。展望未來,區域性的科研合作在解決諸如海平面上升等對當地人口有重要意義的問題上,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新加坡國大和南洋理工大在自然指數排名中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真是可喜可賀!我們也期待更多的優秀大學能夠做出更多優質科研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