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正在醞釀,它旨在保護海岸線,增加水域生物多樣性,讓珊瑚再度綻放光彩。
據悉,新加坡將種植並移植10萬個珊瑚,用以修復退化的珊瑚礁和打造新的海洋家園。這樣的手筆只是為了保護海岸線免受海浪和風暴侵襲?

(圖:來源自網絡)
為增加水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岸線免受海浪和風暴的侵襲,新加坡宣布最雄心勃勃的修復計劃——從明年起到未來10年,培育10萬個珊瑚並移植到海里,以修復退化的珊瑚礁和建立新群落。
在第五屆亞太珊瑚礁研討會開幕儀式上,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宣布了這項由國家公園局牽頭的計劃。
在未來的十年內,將人工飼養珊瑚蟲,等它們長到足夠大,就會被移植到那些退化的珊瑚礁或新的棲息地中。

(圖:來源自網絡)
目前,新加坡的姐妹島海洋公園裡已經種植了700多個珊瑚,並在水下安裝16個人工礁石結構,足以為這些生物提供生長空間。在新加坡的水域裡棲息著大約250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硬珊瑚,占到全世界800多種硬珊瑚的1/3,然而大約60%的珊瑚礁現已消失。

(圖:來源自網絡)
這項計劃的目標是保護和恢復珊瑚礁的生態系統,並為海洋生物提供一個繁衍和成長的家園。
珊瑚礁是一個複雜而美麗的生態系統,它為許多物種提供庇護所和食物來源。然而,人類活動、氣候變化和海洋污染等因素導致了珊瑚的退化和死亡。
通過種植和移植珊瑚,新加坡希望喚起人們對海洋環境保護的意識,並呼籲大家共同行動起來。
每個人都可以為保護珊瑚礁做出貢獻,從減少塑料污染到支持可持續的漁業,每一個小小的舉動都能幫助維護海洋的生態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