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Now同樣支持掃描二維碼付款功能, 企業和消費者可以使用9家手機銀行app掃描PayNow二維碼完成支付。PayNow二維碼也將與新加坡通用二維碼SG QR整合。
目前,PayNow註冊用戶超過160萬,處理金額超過120億新元[20]。
2. NETSPay[21]
NETS正式成立於1986年,是由新加坡商業銀行發起設立的支付卡網絡。目前NETS集團的業務範圍已延伸至新加坡支付產業鏈各個環節。
2017年,NETS推出手機錢包服務 NETSPay。用戶可通過關聯銀行卡或預付費帳戶方式,實現線下的NFC、二維碼掃碼支付,以及應用內購買(IAP)。
在關聯銀行卡模式中,NETSPay支持部分銀行的NETS借記卡,信用卡目前不允許綁定NETSPay。相當於生成一張虛擬銀行卡,與Apple Pay類似。用戶支付筆數和金額的限制由發卡行設定。
而在預付費模式中,NETSPay帳戶餘額不得超過999新元,單筆轉帳金額不超過999新元。
NETSPay用戶之間可通過手機號實現轉帳、收發紅包。在新加坡境外,NETSPay也可在支持中國銀聯QuickPass、銀聯二維碼的受理商戶進行支付。
截至2018年6月,NETSPay可在全新加坡超10.5萬個線下受理點進行支付,其中包括6萬個支持二維碼支付受理點[22]。
3. 新加坡通用二維碼SG QR[23]
新加坡通用二維碼SG QR是在新加坡金管局(MAS)和新加坡信息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主導下,由包括國際卡組織、發卡和收單機構、銀行及相關政府部門等主體共同推動的項目。
2017年11月,新加坡支付委員會(Payment Council)發布新加坡二維碼電子支付規範[24],為SG QR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新加坡二維碼支付規範在EMVCo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調整,銀聯國際、騰訊(微信)、支付寶等國內支付巨頭也參與了規範的制定。
2018年9月17日,SG QR正式上線運行,成為全球首個統一通用支付二維碼。之後將進一步整合現有的二維碼支付解決方案,包括PayNow、NETS、GrabPay、Liquid Pay、Singtel DASH、微信支付、支付寶、銀聯等27種。
在付款時,消費者只需查看商戶展示的SG QR付款碼是否支持其希望使用的支付app,登錄該支付app後掃碼完成付款,而商戶則無需在收款台展示多個不同的二維碼支付標籤,只需在一個SG QR標籤中顯示支持的支付方式即可。目前,SG QR的過渡期設置為6個月,商戶可在此期間將現有的二維碼替換成統一的SG QR標籤,SG QR替換將由2018年9月底,從新加坡中央商務區開始進行。
圖2 新加坡通用二維碼SG QR標籤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