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強國:一位中國校長眼中的新加坡教育

2020年07月07日   •   4617次閱讀

我國對英才的培育必要且緊迫,但對此各界仍有不少討論。將英才教育作為國家發展之重要戰略的新加坡,其發展經驗或可借鑑。無錫南外國王國際學校中方校長沈茂德,曾探訪過新加坡多所學校,與當地教育人士有過深度交流。跟隨他的腳步,我們可以一探新加坡英才教育高效發展的奧秘。

一個資源極度缺乏的國家,經濟卻能夠持續繁榮昌盛;一個國土面積十分有限的國家,卻能在國際舞台上產生重大影響,以上成就背後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其正確的教育體系設計與戰略選擇。

務實進取的新加坡人,基於現實國情,智慧地選擇了國家教育的戰略方向——國家精英教育,並在國家層面上,形成了體系化、制度化的精英教育運行體系。

2007年,筆者赴新加坡參加教育培訓時,聆聽了新加坡教育部多位官員的教育主張,先後參觀了華僑中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啟化小學、軍港中學等學校,此後一直持續關注新加坡教育的發展情況。

2019年暑期,我有機會再次深度走訪了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南洋小學、萊佛士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南洋女子中學校等五所新加坡國內的高品質學校。

此次行程也讓我有機會,一探新加坡精英教育高效發展背後的奧秘。

以「雙語教育」的雙文化浸潤

助力國民「雙翅成長」

新加坡人雖然以華人為主,但同時兼有馬來族、印度族以及歐裔民族等不同種族。

1959前的新加坡教育系統,以不同的語言教育為標誌,形成了華校、英校、馬來文學校、泰米爾文學校四大類學校。

自1959年起,新加坡政府深感語言教育及語言背後承載的文化,對國家發展的戰略意義,開始大力推動雙語教育:

一方面,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另一方面,以華文、馬來文、印度文作為各種族的文化根基。

語言教育的價值不僅在於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鳴。要求學生兼通英文與母語,是新加坡教育體制的獨特之處。

我們可以看到以萊佛士書院為代表的「英校」體系,和以華僑中學、南洋女中等為代表的「華校」體系在新加坡並存。

英文和母語就像是新加坡教育給予孩子們的「雙翅」:

英文讓孩子們能夠高效地學習世界的先進理念、文化,走到更前沿、更廣闊的領域,

母語則讓新加坡人保留了自身的傳統文化根基,避免落入失去身份認同的窘境。

由於英語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所以歷史上華文的推廣和使用多次受到挑戰。

1979年,新加坡政府意識到華校的衰落,提出要保留九所特選學校並招收國內前10%的學生,撥付額外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九所華校加強英文培養。

新加坡教育把英語作為第一語言,強化了西方文化的薰陶;另一方面不斷改革母語教育,在側重口語與閱讀教育的同時,更強調母語教學中「傳遞文化傳統,灌輸核心價值」的作用。

學生在華校環境里,既可以受到中華文化薰陶,同時又能保證其英文水平可以和英校媲美。

據南洋小學的中文課程主任介紹,進入南洋小學的所有學生必須學習高級華文,中文課程體系既傳授知識,更重視培育價值觀,以幫助學生形成文化體驗,促進知行合一。

南洋小學的社會科學、品德課程等全部由華人教師授課,重在講授華人傳統。

南洋女子中學校的才能發展部主任也表示,新加坡教育部要求學校教育要涵蓋中西文化,形成以英語教學為主的西方文化浸潤,和以華語教學為主的華族文化浸潤,以「雙語文化」培育「雙文化精英」。

新加坡的華人文化應被看成中華文明的一次南下遠播。

歷史上,許多文明在滄海桑田間被湮沒,在金戈鐵馬中被踐踏,但幸運的是,東方儒家思想卻在炎熱的島國生根,並代代相傳融進了新加坡公民的血液,化成了社會文化的「遺傳性基因」,成為規範公民社會生活的一種隱性制度。

新加坡「外儒內法」的社會運行機制,讓我們得以靜下心來,重新溫習儒家的思想精華,思考如何借鑑中華民族的古老智慧,來豐富和完善我們的教育實踐。

以國家制度性設計

確立英才培養體系

在筆者37年的教育生涯中,教育決策者們在「公平普惠」「英才培育」兩點之間的搖擺使我感觸頗多。

在我參加過的各類教育論壇和校長研討中,耳邊總響起關於「呼籲公平」與「呼喚人才」的爭論,這種無休止的形而上的爭論淹沒了理性思考,極大地阻礙了英才培養的進程。

對於「拔尖人才」培養,我們似乎一直走在重建教育理論之路上。新加坡之行,為我解開了多年來有關英才培養的困惑。

新加坡將英才教育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

首先,新加坡教育部設立了專門的課程規劃與發展司高才教育處,

開發英才班課程,負責統籌全國的英才教育工作,如英才學校的認定、英才教師的培養、英才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監督與指導等。

其次,在制度設計上保障英才發現與培養的連續性,

如通過「英才教育計劃(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直通車學校計劃」「自主學校(課程設計自主、教師招聘自主、財務自主)獎學金計劃」等,從制度上保障英才培養的可持續性。

再次,認定英才教育學校,鼓勵英才教育課程開發。

例如:直通車學校的快捷課程、華僑中學的「領袖訓練計劃」、新加坡國立大學附屬數理中學的「達·文西計劃」「伽利略計劃」「愛因斯坦計劃」等。

新加坡教育部推進的「英才教育計劃」中,通過對小學三年級起的學生進行數學、英文、能力測試等,挑選全國範圍內智力與能力排名在前1%的孩子進行特殊培養,達到篩選高精尖人才的目的。

能力測試題由英才局組織九所學校聯合命制,實施全國性統一考試。

新加坡目前共有九所小學,被教育部確認為「英才教育計劃學校」。通過英才教育計劃選拔的學生會進入這九所英才教育計劃學校學習,學校以每班約25人(普通班每班40人左右)的規模進行小班化教學。

英才班重視對學生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研究技能、公共演講能力等綜合能力和領袖氣質的培養。只有經過教育部為期三年在職培訓才能上崗的「英才班」教師,不斷更新的教學講義,以及大量的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教育。

小學三年級可以說是新加坡孩子成長中的第一次分流。

在小學六年級時,新加坡學生會迎來第二次全國性分流考試,俗稱「小六會考」(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小六會考直接決定了孩子未來進入中學的層次。根據小六會考的成績以及學校的面試情況,總體成績最優秀的孩子會進入「中學直通車計劃」(Integrated Programme)。

18所「直通車學校」是全新加坡最好的學校,學生跳過「O水準考試」(類似國內中考),直接參加高中的「A水準考試」(類似國內高考)。

我們在新加坡國家初級學院聽課時,恰好遇到一位來自江蘇鎮江的優秀學生,他告訴我他是通過新加坡獎學金計劃錄取的外籍學生。學院將學生按能力分班,他們這個年級有8個班,其中有1個科學班,1個人文班,其餘則為普通班。學校還會依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靈活調整。

學院不僅十分重視孩子的學業質量,還會為學生創設在科技、藝術等多領域進行實踐探索的機會,如發現學生在某個領域展現出特長,學校會對其進行個性化培養。

新加坡學生的成長競爭是激烈的,連續的分流是緊張甚至是「殘酷」的。

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尊重差異才應是教育的最基本原則。天賦優異的孩子應該得到專屬的、更優質的培養,因材施教是一種更高水平的公平。

新加坡政府為中學生設置的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制度,提供各種就業和服務機會,培養了助力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大批優秀人才。精英治國政策也催生了更多的精英教育行動。

以「全人發展」課程體系

實現英才培養願景

無論東方教育還是西方教育,培養人、發展人都是通過課程來實現的。也可以這樣說,高品質學校的根本是高品質的課程體系,而最好的課程又需要優秀的教師通過優秀的教學方法來完成。

我們走訪的這五所新加坡高品質學校的共同使命是「培育英才」,它們不僅有為國培育精英的辦學使命,更有與之匹配的課程體系以及教學方式。

新加坡小學、中學以及初級學院的核心課程都是「生活技能」,其中包括課程輔助活動、公民與道德教育、心理與職業輔導、國民教育、體育以及專題作業等,但這些課程是不考試的。

新加坡原科技署副署長林保聖解釋到:「這些課程太重要了所以才成為核心課程,而就是因為這些課程是核心課程所以不能考試。」

聽完此言,我油然想起一直迴蕩在心中的那句至理名言:「人需要鹽分,但不能叫人直接吃鹽。」有些東西可以用考試來檢測與強化,而有些東西卻不行。

或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先生的一段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我們得少教一些,讓學生多學一點。成績縱然重要,但成績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在學校里,還有許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我們學習。

我們此次所走訪的幾所學校的課程目標設置十分清晰,其目標指引下的課程實施也十分高效。

萊佛士書院的辦學使命是「培養具有高尚品德及服務精神的思想者、領導者和開拓者」,其課程目標是「全方位發展」,涵蓋了「運動與健康、認知能力、藝術與美育、品格修養與領袖才能、社區服務與公民意識」五個板塊。

萊佛士書院還根據學生的不同培養方向開設了不同的學院,如專門培育未來科學領域的領導者和開拓者的「萊佛士科學專科學院」,其課程資源涵蓋開放式實驗室、豐富的課程設置以及校外合作實習活動,並與新加坡多所大學和科研機構有合作。

再如「萊佛士領袖專科學院」設置有領袖課程和工作坊,為學生提供公共政策課程以及到政府部門實習的機會。

該學院還設置了為期一學期的學生駐校活動,給學生提供擔任學生會領袖、學助會領袖、課外活動領袖、年級學生委員會領袖等的機會。

1/2
下一頁

555

2025THE亞洲大學排名發布,新加坡國大、南大保持三四名!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閱讀
2024年新加坡大學排名
2025年04月29日   •   2736次閱讀
一個陪讀爸爸眼中真實新加坡教育(小學篇)
2025年05月01日   •   2736次閱讀
2025新加坡留學生租房全解析:數據與細節中的安心之道
2025年04月29日   •   2394次閱讀
新加坡政府中學網址及地址大全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美國議員提案禁中國留學生?新加坡或成最大贏家!
2025年05月01日   •   2223次閱讀
原來校區遍布全球的,居然是新加坡這座國際學校!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探索NUS:2025泰晤士排名中的亞洲翹楚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詹姆斯庫克大學新加坡校區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5月03日   •   1539次閱讀
新加坡小一入學政策洗牌,PR學額縮減,國際生「地獄難度」,快來get通關攻略
2025年04月30日   •   1368次閱讀
新加坡競賽全解析:助力孩子攀登學術與創新高峰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萊佛士音樂學院招生簡章2025
2025年04月30日   •   1197次閱讀
超1800人學簽突遭吊銷:留美中國學生的生存指南與未來抉擇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撕開新加坡私校真面目:PSB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
2025年05月03日   •   1026次閱讀
中國學生專屬碩博連讀全額獎學金!通往新加坡名校的黃金跳板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2025英新港聯申實戰手冊:避開內卷,用數據找到最優路徑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布萊頓國際學校申請攻略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ERC學院 新加坡初中學歷起點直升本科快速通道
2025年04月30日   •   855次閱讀
驚!2025新加坡KET考試大變革,國際學生留學之路危機四伏!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2025新加坡公立大學本科指南:通往亞洲頂尖學府的黃金通道
2025年04月29日   •   855次閱讀
一人一個真實吃過的新加坡留學紅利
2025年05月03日   •   855次閱讀
中國高考倒計時!選對留學路徑成功逆襲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留學】孩子留學怕語言難?新加坡澳洲國際學校IES課程來了!
2025年05月03日   •   684次閱讀
免考AEIS但可以進入新加坡政府學校?三育中小學正在招生中!
2025年04月29日   •   684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