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O水準成績將於1月11日公布,成績可以申請新加坡初級學院(JC)、理工學院(Poly)。兩類學校的入學要求不同,未來升學路線也不同。該選擇哪一類學校呢?
一名來自理工學院的學生林俊榮(Lim Jun Rong Terence)分享他的想法,為什麼他選擇理工學院(Poly)而不是初級學院(JC)。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偉大的奧秘。外星人存在嗎?巨石陣怎麼形成的?海底有什麼?
但也許最令人費解的是——一個讓許多人迷惑不解的問題——「你為什麼不去初級學院,Terence?」
我一直想去理工學院,一開始,每個人都支持這個想法。但是當我在O水準考試中獲得7分的時候,所有人都期望我進入初級學院。即使是現在,每當有人發現我的O水準成績,他們還是會問我為什麼?當你可以去JC的時候,為什麼要滿足於Poly呢?
儘管經常回答這些問題很累人,但我並不責怪他們的疑惑。去JC是更好的道路,進入大學有更好的前景,這是一個根深蒂固的信念。理工學院是只針對未能進入JC的學生。
但事實並非如此。去理工學院和去JC一樣可行。

為什麼我選擇理工學院?為什麼我說你也可以?
來到新加坡理工學院,學習電視與新媒體創意寫作課程,我滿懷希望成為一名編劇,事實上我學到了更多內容。我學習了新聞寫作、攝影、視覺設計和電影製作,有些課程我甚至比寫故事更喜歡。
與傳統的學校環境相比,我發現在Poly的課程更加充實。我有很多機會參與不同的社區活動,從殘疾運動員到鹹水魚養殖者戶,我和我的同學們一起,製作了短片、紀錄片、兒童讀物,甚至我們自己的電視節目概念,並和行業專家交流。這些經歷都是我難忘的回憶,是我可以自豪地稱之為屬於我自己的東西。
當你出於激情去上理工類課程時,你會發現自己處在一個奇妙的圈子裡,裡面的人都有同樣的興趣。我在中學時是個奇怪的孩子,虛構人物並寫幻想小說來實現我最大的權力幻想。但是在我的Poly課程中,每個人都是那個奇怪的孩子。我發現這些人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生活在一種共生的關係中,我們彼此奉獻,為我們自己的個人電影項目提供免費勞力。
我一直認為那些喜歡上學的人要麼是在說謊,要麼是在妄想——但現在,我很高興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Poly並不是娛樂和遊戲!
人們普遍認為去Poly很容易,但我可以向你保證,在Poly求學絕非易事。
眾所周知,Poly的學生不太忙,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的。與JC學生相比,我們的時間表不那麼忙碌,我們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但是自由越大,責任就越大。
老師不是來照顧學生的。即使學生忙於處理不同課程的大量任務,也必須按時完成老師的要求。Poly使用平均績點(GPA)系統,成績是由學生三年的表現決定的。所以,一個糟糕的學期會嚴重影響你的GPA。

「 JC比Poly更好」是一個過時的想法。
剛畢業的Poly學生就業前景令人鼓舞,從2016年到2018年,Poly畢業生在畢業後六個月內找到工作的比例超過85%。根據五所理工學院在2012年和2018年進行的兩次聯合調查,平均起薪不斷增加 ,從2012年$ 1,950到 2018年的$ 2,350,
如果Poly畢業生想上大學,也有更多的機會。例如新的「直通車」計劃,使Poly學生能夠在本地大學獲得學位,比同齡人更早畢業一年。入學期間,本地大學將不再查看Poly學生的O-Level成績。大學將通過其GPA進行評估,這樣可以更準確地表示其技能和才幹。這也有利於擁有N水準證書的Poly學生和在中學成績不佳的學生。 從2012年的四分之一,到2017年的三分之一大學生來自理工學院。

Poly還是JC?
如果你對特定行業充滿熱情,那麼去Poly可以為你提供在該領域精益求精所需的技術知識,並為你的工作生活做更好的準備。
如果,你還不清楚自己的方向,那麼JC更多的課程可以讓你來探索選擇。
沒有「更好」的道路
但是會有更適合你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