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學生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一群孩子之一,因為高考一考定終身,如果進不了985、211,本科雙非的印章會跟隨孩子一輩子。
也有人說,其他國家也一樣很卷,新加坡從小學開始選拔,一路被篩選,一次被篩掉,就從此被分流去另一個軌道了。

而英、美的基礎教育,則以全英文教學和生活,且精英教育更看父母家庭,外國人很難擠進精英學校。
道聽途說不如親身經歷者更有發言權!
本期我們採訪了新加坡的學長、中國的學姐,和從事低齡教育的毛老師,跟大家嘮嘮中、新兩國的教育差異。
01 Oliver學長
小學二年級就來到新加坡,通過新加坡A-level考試,進入NUS本科。
02 Liv學姐
在中國經歷了高考並完成本科,碩士留學NTU。
03 Crystal毛老師
智略國際教育低齡留學總監,有十餘年教育從業經歷。
PART.1 教育體系
Oliver老師

新加坡小學和中國一樣都是6年制,但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新加坡從小學階段就會開始教育分流制度。
新加坡小學有2場關鍵考試:
GEP考試:
在我們小學三年級結束時,學生都會受到新加坡教育部的邀請,我們可以選擇是否參加高才班選拔 (GEP, 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
一般成績不錯的同學都會參加,因為GEP學校是新加坡名校中的名校。成功考入意味著邁出了走向NUS、NTU名校的第一步。

即使沒有考入GEP學校,但是通過了GEP第一輪選拔考試,也可以根據這一成績轉到相對好一些的學校。
PSLE考試:
PSLE是新加坡小學畢業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根據這次考試成績,我們會去到不同中學。和GEP考試不同,這次考試是每個人都必須參加的。
高分學生會進入學業快速通道,直接去學習6年中學直通車課程,通過A水準考試然後進入大學。

而成績相對低一些的學生,就要進入更複雜的分流制度,讀4年或者5年中學,通過O水準或者N水準考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
但不管你是理工學院、初級學院,還是直通車的學生,都是能進入新加坡最好的大學NUS、NTU的。
Liv老師

中國的小學階段,我感覺沒有這麼大壓力。
中間沒有選拔考試,部分地區和學校在6年級結束後,會有小升初考試,類似新加坡的PSLE考試。
但這次考試後,所有人都會進入到初中,學習一樣的課程。而且這次考試在大多數地方都不是整個城市統一組織的,和中考、高考這類選拔性考試完全不同。
考試成績只決定了大家進入到什麼樣的初中。而且,政府在盡力維持教育公平,所以各個初中有差距,但沒有那麼大。另外很多學校都是9年一貫制,也就是小學初中連貫,不需要看六年級的考試成績。

但是中國學生在初中、高中的壓力會比較大,因為面對中考、高考。中考決定你是否能進入重點高中,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高考升學率完全不同。
高考的重要性所有中國人都知道了。有一個好的本科學歷,我覺得在國內作為應屆生就業的時候,還是很重要的。
PART.2 就讀體驗
Oliver老師

新加坡中小學一般採用半天制,1點半放學。
和中國相比,課堂也沒有那麼繁忙,而且政府一直在幫學生們減負。從2019年開始,小學一二年級取消所有考試,並在2021年底前逐步取消小三和小五的年中考試。
課程內容也具有彈性。現在的小四學生,會根據自己年終考試的成績,選擇接下來每門課是學習普通科目,還是難度較低的基礎科目,以及是否選修高級母語。

同學們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也有時間參加課外興趣班或者輔導班。
在初級學院階段,我們也會嘗試做實驗和項目,探索自己在大學階段想學習的專業。
Liv老師

中國教育體系以高考為導向。
上課時長比新加坡更久,一般是下午3點、4點左右放學。雖然小學階段,眼前的升學考試壓力不大,但是重視教育的家長們會在放學後給孩子安排各種輔導。孩子們的周六日一般也會被各種輔導班、特長班占滿。

而且整個教育氛圍也是非常重視考試成績的,這讓經歷了中國基礎教育的孩子,普遍基礎知識非常紮實,但是也導致了大家常說的「內卷」。
還有一個區別是,國際化程度。中國的政府學校全部是中國人,國際學校也主要是家庭條件比較好的中國人。
但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更加國際化,學生有機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一起學習。
PART.3 新加坡和國內到底哪個卷?
毛老師

說實話卷和不捲這件事情,主要是看家長怎麼選擇。就我在新加坡從業這麼多年的感受來講,新加坡整體對教育的焦慮確實要少很多。
在新加坡沒有那麼大的升學壓力,是因為不一定非要考好的大學才可以得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所以學習競爭還是很低的。
另外,新加坡人口不多,但是卻有2所世界排名前30的大學,所以大部分在新加坡讀初級學院的孩子,只要正常的學習都是可以進入到新加坡國立和南洋理工大學。



那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新加坡的學習還是很卷呢?更多還是心態上的問題,一些家長離開了國內但還是在用以前的思路看待教育。
當然了,新加坡絕對不是沒有一點學業壓力,就好比你不能指望孩子輕輕鬆鬆什麼時間都不花就考上清華北大一樣。
克服困難、學會堅持,這不僅是學業路上,也是每個孩子人生路上的必經之路。
新加坡想像的可以躺贏,也沒想像的那麼殘酷,最重要還是選擇一個適合孩子學習成長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