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首季,非有地私宅(不包括執行共管公寓)租約簽訂量,同比下降2%至1萬9680份,也比過去五年第一季平均值低了約一成。
報告指出,經濟增長和招聘活動疲弱,波及私宅租賃市場,使其下降趨勢持續。
在所有私宅新租約中,代表中檔私宅的其他中央區(Rest of Central Region,簡稱RCR)私宅租約同比下降最多,達6.4%,代表高檔私宅的核心中央區(Core Central Region,簡稱CCR)私宅下降1.3%,但代表大眾私宅的中央區以外(Outside Central Region,簡稱OCR)私宅則同比上升1.5%。
報告指出,較廉價住房需求增加和去年下半年有新房源,可能推動了後者的增長。

新一波專業人士到來周期或開始
由於一些老私宅拆除,加上首季取得臨時入伙准證(TOP)的新單位不多,全國已建成私宅單位首季減少至41萬餘個,是2020年第三季以來首次萎縮。
整體空置率環比下降1.3個百分點至6.8%。其他中央區環比下降1.5%,核心中央區下降0.9%,中央區以外則下降1.4%。
部分房產經紀反饋,更多較年輕單身或夫妻客戶前來諮詢。這可能是新一波專業人士來新加坡周期開始的信號。
私宅租賃市場正從房東市場轉向租客市場。若新一波專業人士到來的反饋屬實,這可支撐租賃和共享居住租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