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八大奇妙建築,這不就是綠野仙蹤和未來世界的完美結合

2024年04月01日   •   6327次閱讀

新加坡作為一座「花園城市」,不僅有世界文化遺產新加坡植物園,各種大大小小的花園,還有非常多將綠色生態融於其中的特色建築。

這些建築極具觀賞作用和使用價值,同樣屬於新加坡城市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來新加坡遊玩,如果玩膩了那些打卡景點,不如來一場city walk,探訪這座城市的奇妙建築吧!

PART.01 濱海藝術中心

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位於新加坡著名的濱海區,是最具特色的現代建築之一。該藝術中心於2002年10月正式落成,已成為新加坡的標誌性建築。

藝術中心的主設計方為DP Architects,其建築師團隊以昆蟲的複眼為靈感,造就了其獨特的外觀。

又由於平視建築時,藝術中心主體宛如兩顆榴槤,因而又名"榴槤藝術中心"。

PART.02 翠城新景

在女皇鎮附近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公寓,它的建築方式像是搭積木,排列似乎沒有規律可尋,但看著並不會散亂沒有秩序,讓人猜不透公寓的出入口和電梯口的位置。

這棟公寓的建築獲得了2015年世界建築大獎。這便是新加坡備受矚目的新興地標——翠城新景,由著名德國建築師奧雷·舍人領銜設計。

翠城新景占地8公頃,位於新加坡南部山脊下。它被亞歷山德拉和艾耶爾國王兩條高速公路環繞,同時與肯特嶺、直落布蘭雅山和法伯爾山公園連接形成了九公里長的綠化帶。

公寓樓以六角形格局疊加組成,採用橫向堆疊結構,錯綜層疊的建築設計打破了傳統住宅孤立垂直的建築模式,成功創造了新奇的視覺感受。

PART.03 皮克林賓爾雅酒店

現實版漫畫《宮崎駿》的同款現實版場景,將環保與科技結合,被譽為世界上真正意義的第一個空中花園。

作為實現終極綠色城市意義的花園酒店,這裡將獨特的垂直花園和綠色植物融入建築外牆和室內空間中。

不僅外表美觀,還有助於提供更好的空氣品質和自然光線,同時減少建築物能耗。

樓高四層的繁茂園林、瀑布和花牆,是酒店總占地面積的兩倍以上。

PART.04 南洋理工大學學習中心

由上海世博會英國館的設計者設計,很多人說像蜂巢、像小籠包的籠屜。

南洋理工大學教學中心是南大最有名的一道風景,也是世界級的地標性建築。它由Heatherwick Studio設計,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於2015年完工。主要功能是為學生提供自習和交流的空間。這是一座供全校師生使用的多功能建築。

它沒有主入口,沒有大門,完全開放!

可以從建築四周各個通道進入建築的中庭,中央空間將所有獨立的空間單元連接在一起!

PART.05 南洋理工藝術設計和媒體中心

這是一處以「綠色」為理念的地標。

整個建築占地200公頃,屋頂上栽種的大量草皮是它最標誌性的特徵。

草坪屋頂延伸到地面,人可以自然行走,而絲毫不會覺得在爬行屋頂。

從天空俯瞰下去像一個「綠色巨肺」一樣,秉承了「無建築」原則,讓教學樓與整個自然融為一體。

建築內的玻璃牆增加了通透感,站在下沉式的廣場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學樓內的景象。

PART.06 濱海盛景豪苑

流線型的建築結構與綠植相統一,梯田概念的綠色園林加浪漫清新的藍天碧海。

濱海灣花園最大限度的運用這些山海美景、建築以及地形進行完美融合。

每一棟都有景可看,有海可聽,構成濱海灣花園獨具特色的景觀享受。

PART.07 南部山脊景觀帶

一條長達9公里的自然景觀帶,連接新加坡三大公園,波浪般的金屬外殼游離在木質的橋體一側。

你可以沿著山脊小徑,穿越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意世界,盡享徒步和騎行的樂趣。

亨德森波浪橋猶如一道美景,成為新加坡高空橋樑的代表。

站在橋上,360°的全景讓你如同擁抱整個城市。

PART.08 濱海灣金沙酒店

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 )號稱當今世上最昂貴的酒店。

耗資40億英鎊打造、擁有室外泳池、觀光平台、豪華賭場等高檔設施的度假酒店,最令人叫絕的是,賓客們可以在游泳的同時,俯瞰新加坡的城市景觀。

這個室外泳池建在濱海灣金沙酒店57層高的塔樓頂層,是奧運會泳池長度的三倍,高度為650英尺(198米),是這一高度下世界上最大的室外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