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日,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宣布, A水準課程與大學入學分計算方式改革。
為了降低對學業成績的過度重視,並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探索學習樂趣,A水準專題作業(PW)將不再計分,四科必修知識性科目中,只有三科高級主修水平(H2)科目的成績會計入大學入學分,GP(H1)成為必修科目。

1.專題作業評分改為 「及格/不及格」
為了鼓勵學生選擇感興趣的領域發揮創造力,而不是被成績牽絆,專題作業(Project Work)的成績將不再分等級,是改為及格或不及格(Pass/Fail)的評估方式。
專題作業成績也不計入大學入學分中,學生只須及格就可申請大學。

調整目的是讓學生追隨熱忱,而不是只修讀能考取好成績的科目,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他們全方位發展,讓學生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這項改革從2024年的初級學院一年級和勵仁高中二年級學生開始。
教育部指出,目前有約98%的學生在專題作業考獲A或B。
2.理解與寫作為必須修,不能以主修知識探索替代
2024年起,A水準考生必須修讀理解與寫作(General Paper)課程,學生不能再以主修知識探索來替代這門課。
這是因為理解與寫作科目能讓所有學生通過研究本地、區域和全球的時事和當代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力、創意思維等21世紀技能。

目前,學生可在理解與寫作(GP)和知識探索(KI)之間選擇。課程更新後,知識探索不能取代理解與寫作,它繼續作為一個知識性科目,但會是一個對比科目,即理科生可選修它,探索某方面的人文知識,或文科生選修它,探索某方面的數理知識。
在2022年A水準會考中,只有約100名學生選修知識探索。
3.初院和勵仁高中年中考逐步取消
從2024年入學的學生開始,逐步取消初級學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學校不能以計分測驗替代年中考試。個別科目在每個學期,計分測驗不能超過一個。
學生往後不用備考,可把省下的時間用在參與更深入和多樣的學習體驗。
新加坡中小學從2023年開始取消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2024年起取消初院和勵仁高中的年中考試,學生能更順暢地從中小學過渡到初院或勵仁高中。
4.大學入學分由滿分90調整為70分

2026年起,教育部將調整A水準會考大學入學分的計算方式,如果第四個科目的成績能提高總分,才會被計算在內。

目前:A水準會考生必須以三科主修、一科副修、理解與寫作以及專題作業的總積分來報考大學,總分為90分。
目前計分:3*H2 + 1*H1 + 1*GP + 1*PW=90分
如母語成績可以提高你的總分數,那麼你的成績會做一個加權平均值。(母語MTL成績算H1滿分為10分)
加MTL成績後計分公式:(3*H2+H1+PW+GP+MTL)*90%=90
制度調整後:大學入學分的總積分將改為70分,以三科主修(H2)和理解與寫作(GP)的成績來計算。
調整後計分:3*H2 + 1*GP =70分
副修(H1)和母語的成績只有在能夠提高總分的情況下,才會被計算在內。這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第四個內容科目,不必過於擔心考試成績。
新加坡教育部上一次對A水準課程進行改革是在200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