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嫊方(左起)、陳邦鋆、陳羅密歐和許美珍都遇過對他們影響深遠的導演。(網際網路/新傳媒)
導演是一部劇的靈魂,好的導演能帶領團隊把戲拍好,也能激發出演員的潛力。導演罵人的例子我們聽得多了,但導演難道都和演員站在對立面嗎?zaobao.sg訪問陳羅密歐、陳邦鋆、黃嫊方和許美珍,談談對他們影響深遠的導演。
陳羅密歐:演員需要導演當「第三眼」
演不出情感流露,陳羅密歐感激導演耐心說故事,幫他進入狀況。
陳羅密歐慶幸自己入行以來遇到很多好導演,「像我之前拍《心裡住著老靈魂》的導演們都很好。要演一個老人除了功課要做足,我還需要第三眼,也就是導演的視角。我記得當時導演說我的動作和眼神出賣了我,要求我不能太敏銳,這些都是我容易忽略的細節。」
他也一直對兩位女導演心存感激,「一位是我在當臨時演員時就認識的,她很嚴厲也挺凶,一直雕我的語法和咬字,堅持要我講標準華語,不斷要我重來。當時我有點懊惱,但是拍了那麼多年的戲後,我終於明白她的苦心,也養成了不擅自更改台詞的習慣。這位導演在我入行後仍跟我保持聯絡,不斷給我鼓勵和意見,她可以說是我的貴人,一直很照顧我。」
另一位是陳羅密歐在拍《驟變》時認識的導演,「那是我第一部擔任主角的戲,壓力非常大,感情戲也拿捏得不好。我記得有一場愛犬死去的戲,我需要真情流露,但一直做不到。導演於是走到我身邊跟我分享很多小故事,幫助我進入狀況。」
那次的經驗讓他了解到導演的重要性,「他們除了要懂得導戲,還要善於講故事,引導演員進入狀況。導演在片場要兼顧的東西非常多,有時因為時間、天氣或各種因素會讓他們很暴躁,要怎麼在壓力下完成拍攝,又不影響演員的情緒,是很不簡單的。導演要懂很多,知識、溝通和敏感度缺一不可。」

陳羅密歐(右)在《心裡住著老靈魂》中和向雲飾演老夫老妻。(取自IG)
陳邦鋆:好導演引導演員思考
談及演藝生涯中讓他有所啟發的導演,陳邦鋆腦海中浮現三個人;一個是他初入行時的啟蒙導演張龍敏,一個是教會他拍攝技巧的Gavin Lim,一個是被他稱為「演藝圈爸爸」的鄭各評。
陳邦鋆受訪時說:「我第一次和龍敏合作是在拍《小娘惹》的時候,當時我剛入行,他在片場會要求我們認真投入,如果做不到,他是不會妥協的,是他讓我意識到認真的重要性。」
兩人後來不時一起討論演戲,「我們會一起看伊朗電影,討論演員怎樣活在劇本的環境和狀態等等。」之後合作《十年……你還好嗎》及《快跑吧,麗嬌》張龍敏也引導陳邦鋆去探索演戲技巧和思考人生。
英語劇「Fighting Spiders」的導演Gavin Lim 則在拍攝技巧方面讓陳邦鋆收穫不少,「我擔任監製的短片『The Last Song 』由他執導,他是我技術和了解演藝圈生態的導師,除了教我拍攝和剪輯等,我也一直記得他跟我說過,當演員一定有大起大落,無論是高潮或低潮,我們都應該從容面對。」」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陳邦鋆從2007年參加「才華橫溢出新秀」比賽開始,就和當時的導師鄭各評建立起父子般的情誼,「嚴格來說他並沒有導過我,不過是他教我演員的基本功,我到現在有什麼困難都會找他商量。」
陳邦鋆當年一路過關斬將奪得「才華」冠軍,導師鄭各評功不可沒,「大決賽的劇本寫得不太平均,我發揮空間沒有那麼大,當時的我很沮喪,覺得自己會輸,還為這件事哭了,後來是各評老師為我爭取到更多表演機會。」

陳邦鋆(左)2007年參加「才華橫溢出新秀」比賽奪得冠軍。(檔案照)
黃嫊方:導演的信任讓我發現自己的潛力
當黃嫊方對自己有所懷疑時,導演卻堅信她做得到,就是這樣的信任讓黃嫊方勇敢嘗試,找到新的演藝方向。
沃土影視(Ochre Pictures)的楊麗娟(Jean Yeo)當年找黃嫊方演出英語劇「Lion Moms」里Chae Lian這個角色,但黃嫊方因為沒有把握說好英語台詞而猶豫,「但Jean說服我語言的障礙是可以克服的,她認為我可以勝任這個角色。」拍攝期間楊麗娟也要求黃嫊方突破以往的演法,讓她不斷從中進步。
黃嫊方感激地說:「她是我演藝生涯後期,讓我發現自己可以做更多更好的導演。她挖掘出連我都不知道的潛能,我以為自己做不到,她卻相信我可以,因為她的信任我才敢去嘗試。後來我們合作『Last Madame』,也是因為她的信任,我的媽姐角色才更加豐富和深入。」
另一個對黃嫊方影響頗深的,是她早期拍戲時遇到的盧燕金導演,「她在演技上教了我很多,比如要我多練習眼神,由上到下,從左到右,然後儘量不要眨眼睛等,我練習了很久,後來發現很有用。」
對黃嫊方來說,一個好的導演必須懂得說戲,並且能明確地指出演員的錯誤,讓他們進步,「還有一些導演會觀察細節,細微如演員抖動肩膀的動作等,有時候演員本身沒有察覺的慣性動作,是需要旁人來提醒的。」

黃嫊方(左)在《Last Madame》中與白薇秀有多場對手戲。(檔案照)
許美珍:導演幫我改掉壞習慣
入行30年的許美珍坦言什麼導演都碰過,「凶的、善良的、好玩的、拘謹的,我從每一個導演身上都學到不同的東西。」
讓許美珍印象較深刻的,是她跟哇哇映畫合作《註定》時遇到的導演謝光華和黃芬菲。「那時候我拍戲已有一段時間,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比如反應過多,哭戲之前嘴巴動一下之類的。是這兩位導演點出了我的問題,我從那部戲開始就丟掉這些不好的習慣,學習掌握另一種揣摩角色的方式,從中找尋突破點。」
許美珍認為演員要「真聽、真看、真思考」,但是拍戲拍久了就忘記這些基本,「所以拍《註定》時讓我仿佛回到最初,用最原始的方式去揣摩角色。」
她也碰過樂意和演員溝通和討論,「這樣才會激發出更多創意點子。」而身為演員,她會試著去了解不同導演的工作方式,再儘量配合,「導演的工作不簡單,我其實很敬佩他們。演員最基本是把功課做好,把台詞記好,只要做好功課,我相信導演都願意給機會的。」

許美珍在《註定》中找回最原始的詮釋方式。(檔案照)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