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新加坡」,這個名字就來源於一個「沒見過」帶來的誤會

2019年10月15日   •   3591次閱讀

「沒見過」,在繪畫上就是能造成這麼多誤會,這事兒的影響可不止局限於此。比方說,新加坡的名字「Singapore」,意思是「獅城」,這個名字就來源於一個「沒見過」帶來的誤會。

這張圖很好玩。沒咋見過大象的中世紀歐洲畫師,畫這種動物時只好各種想像、借鑑,畫出了各種奇奇怪怪的大象。比方說這種:

同時期的中國也沒好到哪裡去。敦煌壁畫里就有這麼一幅普賢菩薩,胯下的白象大概是一頭長了梳狀長齒的長鼻子牛:

獅城之名,穆斯林馬來人的史書《馬來紀年》是這樣說的:馬其頓的羅馬國王伊斯坎達·左勒蓋爾奈英大帝——就是馬來穆斯林同人本中的亞歷山大大帝——完成偉大征服許多年後,他的三位黃金子嗣自須彌山上降下。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位被蘇門答臘島上的巨港之王德芒·勒巴·達文尊為君主,尊稱為室利·特里·布瓦納,而達文自降為宰相。

一日,室利·特里·布瓦納率領部眾來到馬來半島南端的淡馬錫河河口遊玩,看見一頭動作非常敏捷的動物,紅軀幹,黑頭顱,白胸脯,神態傲岸勇武,個頭比公山羊大一點兒。它一看到人就轉身消失了。

隨行的人沒有一個知道這是什麼,除了學識淵博的德芒·勒巴·達文,他一拍大腿(並沒有),說:「主公,微臣聽說從前的獅子就是這般模樣,依微臣之見,這就是獅子。」

新加坡王國的疆域,它雖小,但卻能控制住河口和海峽,因此自古就是戰略要地。

於是,國王以此為祥瑞,在此建國,取名僧伽補羅,國名為梵文,僧伽(Singa)意為「獅子」,補羅(Pura)意為「城市」,這就是新加坡建城的故事。

然而,這個故事有很多語焉不詳的細節。「自須彌山上降下的亞歷山大後裔」這種滿是槽點的細節就算了,室利·特里·布瓦納既然已經做了巨港之王,怎麼又乘船跑到國外遊玩然後重新建國呢?

另有史書記載了不一樣的故事。這個建立獅城的國王,現在被新加坡的華人稱為山尼拉烏他馬,他其實是三佛齊帝國的王子。13世紀,經歷了多年和南印的朱羅帝國的征戰,三佛齊逐漸衰敗,又逢近鄰崛起,於是王子們紛紛外逃,在其他地區建立政權。這位山尼拉烏他馬就應該是被三佛齊首都巨港強人德芒·勒巴·達文擁立的。

山尼拉烏他馬建立新加坡王國之後,第五代國主拜里米蘇拉擁抱了伊斯蘭教,改名伊斯坎達·沙。在他的時代,獅城被爪哇的滿者伯夷帝國攻破,伊斯坎達·沙一路逃竄,直到來到馬六甲河一帶,看到鼷鹿拚命一搏,把兇猛的野狗踢入河流,大受感動,在此建立起了更為強盛的馬六甲蘇丹國的基業。

《馬來紀年》的作者和馬六甲王室淵源頗深,整本書都是以這個國家的歷史為主線繼續馬來世界的歷史。而馬六甲王室宣稱自己的祖先是亞歷山大的黃金後裔,《馬來紀年》也為他們的始祖粉飾逃亡的故事,也就不奇怪了。

好了,回到標題那個話題。新加坡建城者看到的那頭「獅子」,真的是獅子麼?

新加坡夜間動物園的亞洲獅

獅子不只是非洲的特產,亞洲也有。從伊朗到印度的廣闊地區里,古人留下了許多描繪獅子的藝術品,其中的許多可比開頭那堆大象寫實多了。能這麼寫實,就是因為這片區域裡有亞洲獅。如今,亞洲獅只在印度還剩一點點。

但山尼拉烏他馬看到的那個動物肯定不是亞洲獅。亞洲獅的歷史分布最東可能到過緬甸,但絕無可能抵達馬來半島。新加坡那地方不產獅子,自古以來。

既然絕對不是獅子,那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假設山尼拉烏他馬的確看到了一個紅軀幹,黑頭顱,白胸脯,比公山羊大一點兒,動作迅速的動物,而且這個動物是真實存在的動物,那麼它可能是什麼?我們來瞎猜一下。

馬來虎 可能性:

我覺得是馬來虎

在英文網絡上,包括新加坡人自己資料在內的各種資料,都推測山尼拉烏他馬看到的是只老虎。在馬來半島上,只有老虎,才能匹敵獅子的威名。就算外貌描述不太對得上,但似乎也只有老虎配得上「被看錯成獅子」。

但有一個大問題:無論是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還是爪哇島、巴厘島,都是不缺老虎的。大多數地區最大的掠食者,只要坐穩了這個位置很多年,都會因為沒有天敵而發展出大大咧咧的性格。老虎就是這樣。馬來人絕無可能不認識老虎,尤其是馬來人中有見識的那些。因為類似的原因,我覺得那個「獅子」是花豹的可能性也比較低,花豹的出場率也太高了。

所以,我覺得馬來虎的可能性只有三顆星。

亞洲金貓 可能性:

個人覺得,如果僅僅摳描述的話,最可能的動物就是亞洲金貓。

紅軀幹,沒問題,亞洲金貓有紅色型。白胸脯,有,雖然不是特別白。黑頭顱,這個最難對上,但金貓頭上有暗紋,紅色型的腦袋顏色肯定比身體要黑。比公山羊要大一點,這個也對得上,亞洲金貓體長90厘米,比山羊個頭還是要大。

馬來半島現在還有亞洲金貓分布,古時候在新加坡遇到它們也是沒問題的。

相對老虎,金貓特別怕羞,即使是生活有它們分布的森林區域附近的人類,也未必真見過。因此,山尼拉烏他馬一行人不認得金貓是很正常的,這一點也對得上。馬來半島上還有雲豹分布,但相比亞洲金貓,雲豹的樣子就不太符合描述,因此就不列入了。

馬來熊 可行性:

我自己在亞庇洛高宜野生動物園拍的

說到黑頭、白胸、紅身體的東南亞食肉動物,你能想到啥?早上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好幾個朋友。瘦駝、新疆岩蜥二位老師英雄所見略同,第一反應就是馬來熊,越聊他們越確定是馬來熊。

黑頭、白胸就不說了。紅身體怎麼解呢?在樹影斑駁之中,黑色的熊身如果剛好處於陽光下,看起來就會偏黃偏紅。這的確是可能的。再加上馬來熊有個大腦袋,被誤認為是大頭獅子,的確有可能。

東南亞也有亞洲黑熊,但以現在的分布來看,新加坡那地方應該是沒有的。所以,這裡我們就只說馬來熊好了。

赤麂 可行性:

把一個鹿認成獅子,可能性確實不大

這個赤麂臉是黑的,胸口有淡淡的白色,身體是紅色的,比羊稍微大一點,跑得飛快,他一眼就記下了這些特徵。於是,君王向臣下描述了一下,也沒說是哪一類動物,就說有黑頭白胸紅身體比公山羊稍大跑得飛快。宰相也沒搞清是不是食肉動物,一拍大腿,那就是獅子吧!反正是瑞獸!

如果不論是不是食肉動物,山尼拉烏他馬的描述,赤麂全都對應得上。你們看是不是?它可能是最符合這個描述的馬來半島有蹄類了。

不過,把一個鹿認成獅子,可能性確實不大。給一顆星好了。

當然,時至今日,新加坡的獅子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魚尾獅的上半身,就是當年僧伽補羅的典故。而下半身,來自於新加坡的海洋背景。1964年,Van Kleef水族館的館長Fraser Brunner設計出這個形象之後,它就漸漸成了現在新加坡的標誌。

有首名為《山尼拉烏他馬及其他》的詩中有這麼幾句:

魚尾獅因為是白色的,因為信念

習慣了繁忙

即使退休

也下意識望著船來的方向

句子裡真有濃濃的新加坡的味道。那麼,你覺得山尼拉烏他馬看到的究竟是啥呢?

孫燕姿生圖現腋下贅肉 網驚呼:嚇到了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白敬亭閃現新加坡!在魚尾獅拍遊客照打卡,還去了濱海灣花園
2025年04月30日   •   9747次閱讀
新劇姐弟戀首大尺度演出 容啟航勤健身
2025年04月29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人周末出國游,又多了一個新去處!巨型水上樂園來了~
2025年04月30日   •   6498次閱讀
【周末去哪兒】馬里奧賽車!兒童娘惹工作坊!免費牛肉自助!麥當勞$1咖啡!
2025年05月02日   •   3762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進到了「真的」侏羅紀公園
2025年05月02日   •   2907次閱讀
新中合作 馬國拍攝 大陸老戲骨主演《獅城山海》
2025年05月01日   •   2394次閱讀
聖淘沙名勝世界打造新商場WEAVE!法國傳奇馬卡龍、四季民福、首爾烘焙店...國際大牌名店插旗開獅城首店!💯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閱讀
初游新加坡不迷茫!新加坡七大樂園玩轉動物與生態,攻略全奉上
2025年05月02日   •   2223次閱讀
新加坡雷射槍戰場地合集,體驗激情的熱血戰場
2025年05月03日   •   1710次閱讀
新加坡夜釣新地標!$22不限量狂釣巨無霸活蝦
2025年05月02日   •   1710次閱讀
獅城電影時隔17年 再次入圍康城主競賽獎
2025年04月28日   •   1710次閱讀
在新加坡苦等1年的日本動畫原稿展又來了!宮崎駿、海賊王、櫻桃小丸子…
2025年05月02日   •   1539次閱讀
狂歡5月倒計時!新加坡文化遺產節100+場活動邀你赴約
2025年04月29日   •   1539次閱讀
【下周活動】母親節免費音樂會,麥當勞$1咖啡,任天堂快閃店,國家美術館密室逃脫,文化遺產節等你來
2025年05月03日   •   1368次閱讀
出演《獅城山海》 吳岱融變痴情種
2025年05月02日   •   1368次閱讀
南洋熱血傳奇劇《獅城山海》定檔0430!巍子楊旭文雙雄聯袂衛山海
2025年04月28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最燃雷射槍戰指南!真人CS發燒友 & 遛娃黨必收藏
2025年05月01日   •   1197次閱讀
新加坡文化遺產節5月1日啟幕 美食演藝齊放展現本地多元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197次閱讀
燃爆獅城!J Hope新加坡首秀火力全開,用舞台詮釋「全能王」魅力
2025年04月29日   •   1026次閱讀
震撼開場!超6萬朵鬱金香在新加坡濱海灣開放!附攻略詳情
2025年05月01日   •   855次閱讀
香港金像獎得獎電影巡禮 新加坡影院原音放映三部片
2025年05月03日   •   855次閱讀
Riize亞洲巡演城市揭曉,新加坡站2026年1月24日震撼開場!
2025年05月04日   •   684次閱讀
新加坡小黃人樂園將於2025年開園!誰的DNA動了?
2025年05月03日   •   513次閱讀